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立足实践教学,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作者:王文学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06期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从合作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三个角度着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诚信意识以及规则意识,并对上述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策略;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主观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应对考试的能力,忽视构建知识与学生生活和认知之间的联系,致使学生陷入记忆、练习,再次记忆的学习怪圈,真正没有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意义,造成整体的教学效果差的局面。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真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是知识着眼,让他们意识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性,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真正地运用知识,更好地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提升整体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提升学生自我管控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自由和平等的交流空间,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探寻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识与知识的连接,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本文从情况管控的角度,开展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在讲授《情绪管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授课,创设最为接近学生生活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益。在讲授此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问题的创设、小组合作的划分、问题的引导和展示四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首先,创设问题。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如下问题:小明因为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所以闷闷不乐,总是责怪自己。假如你是小明,你会如何处理这种糟糕情绪?其次,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主观愿望,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再次,适时引导。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思考生活中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并与课本内容进行充分结合!”最后,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小陈说:“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