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强中学八年级分层教学B班数学竞赛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0小题 每题5分 共50分))
1.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
图形称之为“8字形”. 在图2中,∠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若∠DAO=50°,∠OCB=40°,∠P=35°,∠D= .
2.如图,直线l1∥l2∥l3,且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顶点A,B,C恰好分别落在三条直线上,AC与直线l2交于点D,则线段BD的长度为 .
3.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若AB=AC=CD,AD=BD,∠ADB的度数为 .
4.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9、4、4、1,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 . 5.若不等式(m﹣2)x>1的解集是
,则m的取值范围是 .
6.对一个实数x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只进行一次就停止,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第1页(共15页)
7.点A(0,﹣3),点B(0,﹣4),点C在x轴上,如果△ABC的面积为15,则点C的坐标是 .
8.已知点M(3,2)与点N(x,y)在同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且点N到y轴的距离为5,则点N的坐标为 .
9.如图,点P在函数y=﹣x的图象上运动,点A的坐标为(1,0),当线段A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 .
二.解答题(共5小题 每题10分 共50分)
10.若直线y=2x+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9,则b= .
11.尺规作图:如图,国道OA和国道OB在某市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
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运站P,使P到OA、OB的距离相等,且使PC=PD,请你确定货运站P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第2页(共15页)
12.阅读下列材料:
小明遇到一个问题: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
、
、
,
求△ABC的面积.小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所示,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从而借助网格就能计算出△ABC的面积.他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构图法.
参考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1)图2是一个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①利用构图法在答卷的图2中画出三边长分别为
、
、
的格点△DEF;
②计算①中△DEF的面积为 ;(直接写出答案)
(2)如图3,已知△PQR,以PQ,PR为边向外作正方形PQAF,正方形PRDE,连接EF.
①判断△PQR与△PEF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PQ=
,PR=
,QR=3,直接写出六边形AQRDEF的面积为 . ..
第3页(共15页)
13.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范围.
的解适合不等式2x﹣y>1,求a的取值
14.已知点A(m+2,3)和点B(m﹣1,2m﹣4),且AB∥x轴. (1)求m的值; (2)求AB的长.
15.A、B两地相距40km,甲、乙两人沿同一路线从A地到B地,甲骑自行车先出发,1.5h后乙乘坐公共汽车出发,两人匀速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2)若乙到达B地后,立即以原速返回A地.
①在图中画出乙返程中距离A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并求出此时y与x的函数表达式; ②求甲在离B地多远处与返程中的乙相遇?
第4页(共1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