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属于人为调节利润,不符合会计规定。 【答疑编号71686】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至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净值为39 960元[111 000-111 000×40%-(111 000-111 000×40%)×40%],该设备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19 680元 [(39 960-600)÷2]=19 680(元)。 【答疑编号71687】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至2008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 500元[15 500-(15 500-500)×5÷15-(15 500-500)×4÷15],该设备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3 100元[(6 500-300)÷2]。 【答疑编号71688】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披露的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而不是累积影响数。 【答疑编号71689】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答疑编号71690】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480×2-(120+480)]×(1-25%)×(1-10%)=243(万元)。 【答疑编号71691】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事项属于非日后期间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非重大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本期数和期末数。 【答疑编号71692】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上述A、B、D均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答疑编号71693】
1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重要会计差错的内容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答疑编号71694】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选项A和C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答疑编号71695】
2.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按照准则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答疑编号71696】
3.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B、C选项,属于采用新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ADE都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答疑编号71697】
4.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是属于法规、规章要求而变更会计政策,还是因为经营环境、客观情况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都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选项E,累积影响数能够可靠确定的部分应进行追溯调整。 【答疑编号71698】
5.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政策变更还可能要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答疑编号71699】
6.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ADE选项为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选项B属于会计差错,选项C属于人为调节利润,不符合准则规定。 【答疑编号71700】
7.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答疑编号71701】
8.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ADE选项为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BC选项属于人为调节利润,不符合准则规定。 【答疑编号71702】
9.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无需披露;或有负债分情况披露。 【答疑编号71703】
10.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选项BD属于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作为重要差错进行处理。选项A和C属于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疑编号71704】
11.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应当作为重大前期差错处理、本期发现的前期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大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答疑编号71705】
12.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重要会计差错的内容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答疑编号71706】
三、计算题 1.
【正确答案】 (1)①结转固定资产并计提2007年下半年应计提折旧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在建工程 2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累计折旧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0 贷:在建工程 190 ②无形资产差错的调整
2008年期初无形资产摊销后净值=400-(400/5 ×1.5)=280(万元) 借:无形资产 2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0 ③对销售费用差错的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 贷:其他应收款 600 ④对其他业务核算差错的调整 借:其他业务收入 2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其他业务成本 1500 ⑤对差错导致的利润分配影响的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借:盈余公积 6.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