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因为丰富的资源储量,淮北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去工业化”现象,即制造业
衰退问题。使得淮北的转型发展变得难上加难。
(七) 因为煤炭大多数是国企垄断,所以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干预其发展,国企中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更深,观念更新速度滞后,发展路径依赖效应明显,这大大降低了资源有效配置,导致煤企发展相对落后,产量低下,效益递减。
二.国外煤炭型资源城市转型的经验借鉴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德国鲁尔区在资源开始枯竭时,拓展煤炭衍生产业链条,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引入汽车产业,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建立众多以技术为中心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通过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双重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城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政府方面
政府在资源转型时要营造充分的发展环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1. 政府逐年降低对采煤企业的补贴,促进煤炭开采业的逐步退出。 2. 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大量补贴。
3.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邀请相关利益群体
代表参与讨论,充分考虑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
(二)转型体制和机制的完善
1. 从技术方面,通过开发模拟计算软件,计算地面沉降和隆起的程度,
制定相关防护措施。
2. 从制度方面,如果出现损害问题,严格执行停顿处理,并进行相关赔
偿,企业管理部门还要承担整治和恢复生产的责任。 3. 从财政方面,将开采损害成本,计入土地使用成本。
4. 在企业内部,通过设立准备金,将损害纳入企业资产负债项目中去,
评估损害成本。
三.国内煤炭型资源城市转型的经验借鉴
—以煤炭大省山西阜新为例
第一批列入资源枯竭型的山西省煤炭型城市阜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一) 政府要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设立专门机
构规划产业结构。
5
(二) 转变思想观念,从资源掠夺性思想转变为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战
略,发动全省市民积极投身绿色山西建设中。 (三) 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前,提前进行资本的积累。
(四) 找准城市转型的定位,包括避免模糊定位和定位后摇摆不定的尴尬局
面。
(五) 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引进来的产业和企业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
批复。
三.对于淮北发展的借鉴意义
资源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三类:资源主导型的常态发展模式、资源诅咒型的病态发展模式以及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淮北现在正处于第二阶段,即资源诅咒型的病态发展模式,要跨越发展到第三阶段,淮北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发挥其外溢效应,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发挥产业关联效应。要尝试发展与资源产业非关联的产业领域,形成新的竞争力。关键是要发展替代产业,选择培育新的且具有劳动能力的主导产业,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由资源产业为主向非资源产业为主的转变。
对于德国鲁尔区以及山西省的经验,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及之处,比如:德国在机制完善方面,开发模拟计算软件来计算地面沉降和隆起程度来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对于淮北来说,还不太现实,没有如此大笔的资金以及科研人员和机构去公关。山西阜新在转变思想观念方面所作的努力,淮北不必列入主要议程,随着“低碳生活”概念的提出,人们的环保意识已经大大增强,当然,必要的宣传还是可取的,也是不可少的,有利于建立城市转型群众基础。其他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淮北大可放开手脚进行尝试,都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这里不再赘述。
四.淮北市转型发展的优势所在
(一)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个年头,十二五规划中第三篇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五篇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提到了关于城市转型的相关建设和发展问题,这对于正处在转型边缘的淮北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二)
淮北市的一些大型煤矿、电厂都已经列入安徽省“861”重点建设项目,
并且淮北市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已有133个申请项目已经列入省技术改造的“百千工程”。 (三)
2009年,淮北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国家财政财力
6
性转移支付2.41亿元,为淮北市的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财政基础。 (四)
2009年5月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30余位特邀外宾,
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7位代表齐聚安徽省淮北市,召开“2009(中国?淮北)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共同商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生态发展之路。
(五)
论坛期间,通过典型案例解剖和实地考察,为淮北矿区的生态修复、资源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能力建设把脉开方、建言献策。一支由国内外十几个科研院所和规划单位组成的国际专家队伍还对淮北矿区和煤城开展了多次野外考察和座谈,今后还将为淮北生态城市建设编制相关规划、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产业孵化。这次注重实效的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能为淮北乃至世界各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积累经验、交流技术、贡献方法,推进世界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
五.对淮北市转型发展的规划建议
以循环经济为主,低碳生活为意识,城、镇建设为两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且着重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具体为:
(一) 循环经济发展。要始终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3R”基本原则。
“3R”原则 针对对象 7
目的
减量化(Reduce) 输入端 再使用(Reuse) 过程性方法 资源化(Recycle) 输出端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源头节约、控制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排放量。 延长生产和服务的时间长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 废品回收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原则,将废弃物资源化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对此原则,要积极实践,不能只是书面的介绍和文件的颁布,而要主动监督流程的执行。例如:
1. 加强综合开采。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将与煤炭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
矿井水等多种资源以及废弃物统筹规划,综合开采,加工利用。 2. 深度加工。对不同煤种、品质的煤炭进行粗加工、深加工或精加工,把
煤炭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
3. 高效利用。将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如用
粉煤灰烧结砖,用煤矸石发电等,创造出更高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 4. 循环发展。对资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收益,从而提高环境资
源的配置效率。
(二) 低碳发展。在全市举办各种绿色公益活动,提高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组织
专门的机构从事低碳文明宣传以及环保公益教育。为城市改造打下群众基础和大众意识。
(三) 城、镇建设。努力解决城乡二元体制问题,使得居民区、农业区、工业区和
服务业区产业结构布局分明,以产生集聚效应,扩大招商引资的实力以及资本,为转型赢的更多的筹码。
(四) 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剩余资源的开采还是新能源的开发,都要秉持着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的建设也要考虑到以后,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的规划,为淮北市今后的非资源性城市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做好战略构想。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