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省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共3课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3:25: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三)

学案编号:21 编写人:任少英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学习任务: (一)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赏析其表达的内容及效果?

(二)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三)[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四)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2009年重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1.A信:古义指的确、实在,副词;今义指书信,名词。B灭:古义指暗,形容词;今义指消灭,动词。C拔:古义指超出,动词;今义指抽出,动词。 2.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名词“霹雳”作动词,意思是电闪雷鸣;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向东南;“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向东;栗,使……战栗;惊,使……惊。

3.古体诗古诗古风五言七言一韵到底中途换韵。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5.答: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图景,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6 第一段 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第二段 月下清丽之景——梦游天姥 日升明快之景——山中奇幻之景——天空盛大之景——烟霞如仙人——梦醒

第三段 惊梦长叹——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课堂练习 1①入梦缘由②梦游历程③梦中仙境④梦醒时分 2B(比喻错) 3梦/飞/著/登/

4表达了诗人忧郁的情感。“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冷色的“烟、水、青云”都满含忧郁。

5①诗人长安翰林生活如梦似水一般转瞬即逝。②诗人感到人生的艰难、仕途的险恶。

第三课时

(一)比喻;诗歌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比喻手法,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二)①对偶句,前四句;②比喻,“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作“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三)①比喻,如将长江比做白练,将江帆比做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做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做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句,三四句对偶;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四)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重用,忧国忧君忧民。

(五)(1)借代,“粉黛”代指秦淮歌妓;反问,“何处笙箫”一句。

(2)通过“白鸟” “绿水” “嫩黄花” “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河北省南宫一中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共3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7bbd4yvlt03ypi6bk157e16g2f50200ov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