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19:40: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线性回归方程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y?bx?a(最小二乘法)

n?xiyi?nxy??i?1??b?n2 其中,?2x?nx?i?i?1???a?y?bx?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x,y).

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r??(xi?1ni?x)(yi?y)n

?(xi?1ni?x)2?(yi?y)2i?1注:⑴r>0时,变量x,y正相关;r <0时,变量x,y负相关;

⑵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

性相关关系。 3.条件概率

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称为B发生时A发生的条件概率. 记

P(AB)

为P(A|B) , 其公式为P(A|B)=

P(A)

4相互独立事件

(1)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B,如果_ P(AB)=P(A)P(B) ,则称A、B相互独立. (2)如果A1,A2,…,A n相互独立,则有P(A1A2…An)=_ P(A1)P(A2)…P(An).

----

(3)如果A,B相互独立,则A与B,A与B,A与B也相互独立.

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

(1)2×2列联表

设A,B为两个变量,每一个变量都可以取两

个值,变量

A:A1,A2?A1;变量B:B1,B2?B1;

通过观察得到右表所示数据: 并将形如此表的表格称为2×2列联表.

(2)独立性检验 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判断两个变量A,的问题叫2×2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

(3) 统计量χ2的计算公式

n(ad-bc)2

χ2=

(a+b)(c+d)(a+c)(b+d)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B是否独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框图

1.流程图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的图示.流程图是表述工作方式、工艺流程的一种常用手段,它的特点是直观、清晰. 3.结构图

一些事物之间不是先后顺序关系,而是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像这样的关系可以用结构图来描述.常用的结构图一般包括层次结构图,分类结构图及知识结构图等.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1.推理

⑴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合情推理。 ①归纳推理

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类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⑵演绎推理

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结论;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⑶结 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 2.证明

(1)直接证明 ①综合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 ②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2)间接证明……反证法

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第四章 复数

1.复数的有关概念

(1)把平方等于-1的数用符号i表示,规定i2=-1,把i叫作虚数单位.

(2)形如a+bi的数叫作复数(a,b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通常表示为z=a+bi(a,b∈R). (3)对于复数z=a+bi,a与b分别叫作复数z的______与______,并且分别用Re z与Im z表示. 2.数集之间的关系

复数的全体组成的集合叫作_____________,记作C. 3.复数的分类

实数(b=0)?复数a+bi

?纯虚数(a=0) ?(a,b∈R)虚数(b≠0)?

??非纯虚数(a≠0)

4.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设a,b,c,d都是实数,则a+bi=c+di,当且仅当_________ 5.复平面

(1)定义:当用__________________的点来表示复数时,我们称这个直角坐标平面为复平面. (2)实轴:_______称为实轴.虚轴:_________称为虚轴. 6.复数的模

若z=a+bi(a,b∈R),则_______________. 7.共轭复数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7gcu3je5t4zk8m0hvkq6k2tg1xu6l00s8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