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高考还有 天)下列两表为“光质与温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实验的结果,据表分析,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生长 性状 茎长度 茎节数 红光 远红光 60.2 cm 20.5节 98.1 cm 21.0节 夜温(15小时)
26℃ 29 cm 35 cm 35 cm A.图中d点光合速率最大,e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B. e、f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d、e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D.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如何解答表格类选择题
表格类选择题中常见的表格图有两种,一种是对现象或过程的分析,另一种是对数据的分析。两者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大致相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一)
采取对比或分组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数据,一定要进行纵、横双向比较,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二)要注意分析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和特殊值,结合题干的提示分析出现原因或作出相应的评价;(三)注意熟练运用图、表、线的转换,以此来分析出其中的变化规律。
有多张表格或有多个项目比较的表格类题目,解答难度比较大,此类题目解题要点:结合题意理清主次要点,如本题研究的是光质和温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在温度中还分日温、夜温;其次,分析相关数据,并进一步对比选择项;最后,要仔细甄别文字内容,善于将表格内容转
1
茎长度 7℃ 30℃ 日温 (9小时) 23℃ 17℃ - 60 cm 43 cm 17℃ 52 cm 50 cm 38 cm A.茎的生长与光质及温度有关
B.茎的生长与夜温有关,与日温无关
C.理论上若要促进茎的生长,日温23℃夜温7℃搭配远红光是最佳的选择
D.日温30℃夜温17℃处理比日温23℃夜温26℃处理有较高的净光合产物积累量
2.(距高考还有 天)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 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变成文字内容。
3.(距高考还有 天)直方图能直接明了地描述生物学的原理与本质,因此得到了广泛地运用,请你依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直方图,其中错误的是 ( )
清自变量与因变量,绝对不能颠倒;“一趋势”,指的是曲线的走势,特别要注意的是分析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横轴的点、区段来进行。(3)分析曲线变化有关的知识点时,还要挖掘或捕捉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
重视题目设问的角度,并通过必要的信息加工和转化,使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明朗化,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4)要不断培养绘图和图表的转换能力,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直方图又称柱形图,坐标直方图类试题是将数据直观化呈现的一种题型。此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题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主要用于综合考查学生审图、提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1)看清楚纵、横坐标轴的含义以及坐标系中直方图所代表的意义,即分析直方图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2)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变量之间
的内在联系;(3)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如何解答坐标图类选择题
坐标图类选择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坐标曲线图,另一类是坐标直方图。坐标曲线图选择题的解题关键:(1)要理清坐标的含义,尤其是横轴、纵轴的含义,这是解题的重心所在,必须要分析透彻,同时也要结合坐标理清题干含义,识准曲线代表的含义。(2)关注在坐标上的“四点、二量、一趋势”。“四点”指的是起点、交点、折点和终点;“二量”指的是分
2
作进一步的推理分析,并进行“图→文”、“直方图→坐标图”等的转化,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
4.(距高考还有 天)下列各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甲图可表示二倍体雄性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所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患病的概率
为1/2
C.丙图中如该生物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DD的概率为1/8
D.丁图中黑色实心图表示患者,则可推断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法总结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推测方法
(1)若该病在各代之间呈连续性分布,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 (2)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比率相同,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3)若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人数相差较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遗传,具体分析如下:
①若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若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5.(距高考还有 天)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在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 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 )
解法总结 装置图类选择题的解法探讨
装置图类选择题常用于考查实验分析。装置图是用实验仪器装配成实验装置,借此考查实验原理的应用,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行性原则的应用等。装置图的设置代替了语言的叙述,具有简洁易懂的特点。但是如果审题不慎,很容易造成图中信息遗漏而导致出错。实验分析要贴近生物实验基本思想和设计的原则,这需要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灵活把握,对装置的细微差异、前后顺序等进行深入分析。解题方法:①认真读图,审出图中每个装置的用途,及对实验现象可能的影响;②将读出的信息与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理解图中包含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指标等;③用已掌握的常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要领,综合图中装置和题目中给定的数据或现象,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得出结论。
6.(距高考还有 天)下图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3
A.图①由甲转换到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图②两个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将弯向同一方向
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图④是在缺镁培养液中,长期培养的番茄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
果
解法总结 长物镜和短物镜相比,放大倍数高;长目镜和短目镜相比,倍数低。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增大,视野变暗。
实物图像题中的图像包括史料图片或照片、显微镜下或在其他实验仪器下获得的图像,具有真实、具体、形象的特点。此类题型所给图像往往是陌生的,图解信息常常在题干中给予提示,有时隐含在图像中,借此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生物学知识仅仅作为一个依托和背景,因此,需要我们结合相关知识对图像进行仔细观察,发现隐含在图像中的规律性知识,从而获解。
7. (距高考还有 天)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了分裂能力的细胞
1.免疫有哪几道防线?免疫分哪两类?
2.写出体液免疫的过程?
3.写出细胞细胞免疫的过程?
8. (距高考还有 天)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4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 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1.分析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向?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9.
(距高考还有 天)下列对甲~丁图所示的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B.乙图中,害虫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A点比B点高 C.丙图能够表示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D.按丁图所示,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光照强度应大于B点的值
1.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有哪些?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论点有哪些?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