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48: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考考点: ⑴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⑵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学习要求: ⑴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⑵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⑶认同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中的“提倡个性” 这一价值观念。

一、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阶级矛盾尖

锐。

2.经济:⑴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⑵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队伍扩大,要求反对封

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文化:⑴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⑵“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二、概况: 见学案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日知录》、《天《船山遗书》 下郡国利病书》 ⑴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 背景 ⑵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⑶三人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思经济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商皆本 想主思想 批判继承传统旧儒学, 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张 学风 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 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积极 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对近影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响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局限 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

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

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

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

缺乏群众基础。

【思考】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2)反专制,倡民主。

(3)反对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思考】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

(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范畴。

单元小结春秋形成战国大宗秦朝遭打击焚书坑儒西汉正统适罢应黜时百代家南北魏朝晋挑遭战到佛道盛行隋唐发展三三教教并合行一宋明成熟三教融合清明初末未遭动质摇疑势封强阻大碍动荡变革百家争鸣

(2015?福建文综?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培养人才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弘扬道德,规范言行信息,故B项错误;“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意思是先让百姓富足,然后推行教化,达到移风易俗,故C项正确;教化民众,静心明志是在“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基础上,没有突出作者意思,故D项错误。

(2014浙江文综,12,4分)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2013年浙江高考12题)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2013年山东高考16题)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C

(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答案】A

(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

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问题: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

【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分)

搜索更多关于: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的文档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7iwt9pe4x1is520735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