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 B. 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C. 基因突变能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D. 紫外线、X射线等照射不一定会引起生物体基因突变 2.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B. 将患者的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C. 禁止近亲结婚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3.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是
A. 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儿子 B. 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 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 D. 人类的猫叫综合征 4.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 血液中镰刀状的红细胞易破裂 B. 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不正常 C.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 D. m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5.最新研究表明,美人鱼综合征发生的内因可能是基因的某些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引起早期胚胎出现了不正常的发育,患病的新生儿出生后只能够存活几个小时。该实例不能说明 A. 该变异属于致死突变 B. 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控制 C. 碱基对的改变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D. 基因突变是可逆的 6.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杂交育种是一种最常用的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 诱变育种可加速生物育种进程,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C.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D.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 7.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育种方法是
A. 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8.下列有关生物育种实例与原理相符的是 A. 无子西瓜的培育—基因突变 B. 高产青霉菌株—基因重组
C. “黑农五号”大豆—染色体变异 D. 培育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基因重组
9.基因型AaBb的玉米,将其花药(花粉)离体培养获得若干幼苗。这些幼苗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
A.1/9 B. 1/16 C. 0 D. 1/4
10.下图是利用某农作物品种①和品种②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③与⑥不是同一个物种
B. 过程Ⅵ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两种工具酶 C. 过程Ⅴ使用的药剂作用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D. 过程Ⅶ产生的变异具有定向性
11.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不同体色的蟹数量不同的最合理解释是
A. 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B. 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 中间体色是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12.一种蛾中控制浅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的,控制深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假设有640只浅色的蛾和360只深色的蛾,群体呈遗传平衡状态,那么约有多少只蛾是杂合子的? A.505 B.369 C.640 D.320 13.现在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B. 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物种,能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增加生物多样性 D. 同一区域的不同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原因是存在生殖隔离 14.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隔离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隔离阻碍了种群的基因交流 D.隔离常分为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15.抗流感病毒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有更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对各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 A.病毒的获得性遗传
B.病毒的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
C.由于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 D.流感病毒的抗性是受疫苗刺激后产生的
16.下列关于内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 人花粉过敏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加 B.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仍保持在7.35—7.45之间
C. 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 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17.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 ①、②、③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 ①、②、④相比,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 ①的渗透压的大小由蛋白质含量决定 18.下列反应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A.有氧呼吸
B.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 C.在小肠内淀粉酶水解淀粉 D.蛋白质的合成
19.人体血浆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磷脂双分子层?
A. 3层 B. 5层 C. 6层 D. 10层
20.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B. 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比较大
C. 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高
D. 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
21.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 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3层磷脂分子层 22.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定强度刺激,则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b、c、d、e四个点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
A.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B.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
D.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 24.某成年男子,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最可能原因是幼年时缺乏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 B. 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激素
25.图中电位计的电极都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