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刺激图1中的a点,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图1中的c点和图2中的b点,指针都不偏转 C. 刺激图2中的c点,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D. 剌激图2中的b点可能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26.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可能是肝细胞
B. 若图中结构1及靶细胞(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肌肉突触,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后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 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
D. 若图中结构1及靶细胞(且去掉图中结构2及以下部分)表示神经-肌肉突触,受刺激后,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27.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 注射TRH前 注射TRH后 健康人 <10mU/L 10~40mU/L 病人甲 <10mU/L 10~40mU/L 病人乙 <10mU/L <10mU/L 病人丙 10~40mU/L >40mU/L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是
A. 病人丙的甲状腺功能缺陷,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 B. 病人甲的下丘脑功能缺陷,应直接注射TRH进行治疗 C. TRH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
D.病人乙的垂体功能缺陷,该类病人体内的TRH浓度较高 2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C.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29.视网膜细胞可感受光照强度的变化,将信号传至视交叉上核(SCN),使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发生节律性变化,导致人的睡眠和觉醒出现昼夜节律。褪黑激素可提高人体睡眠质量,降低化学致癌因子对DNA的损伤。调查发现,患松果体恶性肿瘤的儿童会出现性早熟现象。由此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含量,晴天比阴天多 B. SCN可能位于下丘脑
C. 褪黑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 除工作、学习压力之外,光污染也是导致城市失眠人数和癌症患者数增多的因素 30.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表示激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B. 激素a是胰高血糖素,激素b是胰岛素
C. 激素a与激素b具有拮抗关系,与激素c具有协同关系
D.胰岛A细胞中不含胰岛素基因,胰岛B细胞中不含胰高血糖素基因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总分45分)
31.(10分)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为果蝇的三种第Ⅱ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标准型果蝇的比较(以标准型为100)。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000 类型 25.5C 30C 16.5C
标准型 100 100 100 A 99 98 100
B 101 110 87 C 92 89 109 (1)染色体变异与 统称为突变,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 (定向还是不定向)。
(2)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形成了一个新品种,将类似于类型 (A、B、C)。如果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形成 ,就是一个新物种了。 (3)通过 ,使生物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使生物不断进化。 32.(5分)农业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
b.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 F2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e.获得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导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属于常规的杂交育种,一般从________代开始选种。
(2)b方法与a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c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属于多倍体,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方法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5)e方法是__________育种。
33.(10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食物经①④到组织细胞中利用,主要依赖的系统是___________和循环系统;而经过②④⑤能实现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主要依赖的系统是呼吸系统和
___________;正常机体内环境其理化性质如渗透压、___________、温度等保持相对稳定。
(2)图中的③主要依赖的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明句子归纳出内环境在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下图表示脊髓前角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效应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刺激b处,在图中______(填字母)两处也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2)适宜电刺激作用于a处,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并引起肌肉反应,同时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其活动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______(填“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体现了神经活动的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该物质可以抑制感染者的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据此推测,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症状。
35.(10分)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系列生理反应,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
(1)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此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_____(填“增
2+
大”、“减小”或“不变”);此时触发了 Ca大量内流,进而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2)胰岛B细胞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存在于由___________形成的小泡中,据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机体胰岛素浓度升高会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多,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