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自然区域的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东部季风区热量条件的南北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大 B.南北跨纬度很大 C.南北日照时间差异大 D.南北跨经度很大 2、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春小麦 B.水稻 C.冬小麦 D.花生
3、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农业以旱作物为主,其制约因素是( )
A.地表崎岖 B.热量不足,冬季较冷 C.水分不足 D.劳力不足 4、从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依次分布的植被是( )
A.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森林—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青藏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的植被水平变化规律与下列水平分异相似的是( ) A.东部季风区植被的南北水平分异 B.喜马拉雅南翼山地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异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由东向西的水平分异相似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由西向东的水平分异相似 右表是我国某地的地理信息,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 经纬度 104°E、31°N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草甸草原 海拔(米) 505 B.温带落叶阔叶林 七月平均气温(℃) 25.8 C.温带草原 一月平均气温(℃) 5.6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mm) 976 7、该地所在的地形区( )
A.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B.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C.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 D.没有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8、该地与120°E、31°N相比,一月平均气温较高,原因是( )
A.海拔较低 B.受海洋影响大 C.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D.北部有山脉的屏障
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10、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11、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受水源条件制约的是( )
A、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B、东北平原的大豆生产 C、东南亚的稻米生产 D、我国南方的甘蔗生产 1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D.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盛产三河马、三河牛 二、综合题:
13.根据下图中六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表中的气候资料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一月平均城市七月平均年降气温(°代号 气温(°C) 水量(mm) C)
1
(1)写出各城市代号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 -19.7 22.8 553 ① ,
② 2.8 29 1255 ② ,
③ 18 28.8 1500 ③ ,
④ ,
④ -4 14.6 500 ⑤ ,
⑤ -15.2 25.1 194 ⑥ ,
上述城市中,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的 ⑥ 7.8 19.9 1060 城市是 , , ,(填数字)。 (2)城市④⑥夏季气温并不高的原因是 。
(3)城市②的温度带是 ,干湿地区是 。 (4)城市⑤所在的自然区:
14.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ABCD)位于东部季风区 的是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 为 ;位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的是 ,这一地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
为 ,产生的原因是 ;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 。 (2)A与D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 分布(地名),这一线大致与_ 毫米年降水量线一致;A与C区域的界线大致以 (海拔)等高线为界;C与D的分界线是: 。 15.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中A省 位于_________地带,根据该省的资源优势,宜 建设成为我国的________基地和_________基地。 (2)图中B省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中国 十大名胜之一的_______风景区,观赏该景观宜 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铁路_________铁路;该铁路建设时所面临的主要自然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铁路建成的社会经济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省应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5)E区域是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区域内城市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一个城市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