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特性:
1.个性化。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地向受众传播信息的垄断局面。 2.受众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能随时随地浏览到世界各地的信息。
3.交互性强。当受众获取到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时,向受众传播信息的媒体也将受到来自他们的信息反馈。吸引网民积极参与当下时事新闻的讨论,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 4.时效性。能及时、迅速传播给受众事件的动态,网络同时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5.多媒体性。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等多种形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丰富了报道手段。
6.低成本性。信息发布过种简单,无须大量资金支持。
网络媒体也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他们更是主动的判断者,可以从各个渠道获取的信息来进行比较,得出他们自己的意见。
手机客户端特性: 个性化用户体验
不需要其他媒体和应用,可实现自己的移动营销。进行一揽子营销。 方便浏览。
随时随地,互联互通。第一时间将公司的最新资料传给客户。 全方位,多媒体显示。将最新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显示在手机上。 资料更新,一步到位。 是最便捷的企业宣传手册。 移动互联网的企业名片。
2012年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进行了一项调查,统计数据显示①,通过在电脑端连接互联网观看比赛的人超过50%,高于电视;另外,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
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络新闻的网民规模达到4.61亿,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8.0%。互联网与我们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网络新闻编辑也将面对更多的服务对象,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进行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已经成为编辑及所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政治理论修养是对网络新闻编辑基本要求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是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网络新闻编辑也应坚定地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采编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握好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感,正确引导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应积极了解和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在工作过程中深入贯彻。既要为人民、为党和国家编写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新闻,也要准确、即时地传达党的方针和人民的意愿。
二、知识技能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必备素养
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专业素养同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一样,需要具备完备的知识技能,其中包括专业技能和对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了解。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闻编辑都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操作员,因此,信息制作、编辑都是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力。当前,网络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网络新闻编辑也更需要注重时效性和全面性。网络传播具有即时、开放、选择性大的特性,所以对新闻的内容采集也应该更加迅速和准确,消息标题应更加精炼,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导语在交代新闻要素的前提下也应更加生动,对新闻的内容编排应更加全面,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在这点上,网络新闻编辑要学会并善用超链接充分发挥编辑内容元素多元化的特点,在正文中合乎时宜地嵌入直观的图象或视音频、flash等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网络上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受众是广泛的,所跨的层次是多样的,受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他们对新闻也将更加挑剔,所以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专业知识之外,应该更多地了解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以前,对于传统的新闻编辑,需要了解经济、法律、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当今,网络新闻编辑是在网络上进行新闻编辑,面向的受众是PC和移动终端后面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受众,所以网络新闻编辑还应了解电商、大数据、云计算、用户体验等知识,在互联网的框架内,谁为谁单向提供信息的概念渐渐淡去,转而慢慢衍生出一种服务和分享的机制。有人说,网络新闻编辑人员已经由“把关人” 转变成了“网络资讯人”②,现在的受众有充分的选择性。如何吸引和留住受众?只有为受众提供他们最需要的服务,并且同他们交流,建立一种高于信息的联系——心理接受、心理认同和心理依赖,才能形成媒体和受众的长久、良性的互动。
三、媒介素养是对网络新闻编辑的更高要求
网络新闻编辑的操作平台是一个集成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网络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可以汇集在一起,而且在互联网的框架下,可以将信息即时、准确地送至受众手中。网络的媒介性质不同于其他,而且它是一种综合的媒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就必须具备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所有应当具备的能力中,基本的媒介素养是对每个编辑的最基本的要求——要能够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传递信息,并了解每种新闻表现形式的不同表达效果,以形成能够依据新闻的不同,用合适的一种或多种表现形式来更好地呈现新闻。在这其中,还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图表信息的合理使用等。
然而,网络新闻编辑仅仅具备以上的媒介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互联网,具有互联网思维和视野。
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有网络,几乎每个人都能很轻松地获取信息,任何一个网络新闻平台都有可能拥有很多的读者,但同时也意味着强大的竞争力,这也会导致丢失读者的风险性加大。网络新闻编辑在网络平台上除了做好新闻的编辑工作外,还应当在其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如熟悉各种社交媒体,并能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网络新闻编辑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突发神器的作用。
2011年微博已经成为社会第一大信息源,22%的人群通过微博获得舆情热点事件,2010年这一数据则只有12.7%,受众在从微博中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使得许多微博内容成了舆论热点③。2011年微信推向市场以后,人们从网络上获取新闻的平台又多了一个。目前,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客户突破8亿,公众账号超过300万个,而这一数字截至2014年6月,分别只有5.27亿和6.32亿,微信正在开启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时代,正在成为网络舆论的发动机④。网络新闻编辑都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更好地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
四、职业道德是网络新闻编辑的行为准则
对于每个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真实、可信和有价值的新闻。这要求每位网络新闻编辑都应当尊重事实,编写新闻时应客观、公正,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尤其要注意质疑和求证,对于不明的信息源一定要加以调查,在对信息真实性不确定的情况下坚决不发新闻;网络新闻编辑不能为了博得点击率而编辑低俗、媚俗的新闻,要脱离低俗趣味,为阅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网络新闻编辑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每位编辑可以不“妙手著文章”,但是不能不“铁肩担道义”,在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条件下为广大人民提供新鲜、有活力的新闻内容。
移动端新闻编辑需要做些什么?
移动端编辑这个工作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不同机构在不同的情境下需求不同,编辑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也随之有差异。有时候需要掌握某些特定技能,有时候需要融合多种技能。
大多数情况下,移动端编辑需要构思如何把新闻和多媒体展现在移动端app或者网站上,做出人工编辑判断。另外一方面,还需要监控内容管理系统,检查移动端新闻的自动发布。有时候,移动端编辑也有可能身兼双重职责。
通常,移动端编辑需要确保发布的图表和图片适合移动端阅读。这可能需要他们与开发师、设计师和产品工程师合作,确立产品方向,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编辑还有可能需要处理技术故障,测试新的移动端产品等等,这样就需要和移动端新闻的整合人员合作。也许你需要学习代码之类的技术,也有可能不需要,而是更专注于新闻内容的推送,比如突发新闻报道等等。
很多情况下,这是一份倡导性的工作,移动端编辑需要在整个编辑室里营造气氛,让整个团队建立移动端思维。
上面提到的这些职责可能移动端编辑需要都同时承担。
2010年以来,我雇用过十几个移动端编辑。在我选择一个新人的时候,我最先看的是他的新闻判断力,而不是他的技术能力。如果懂代码和图片处理之类的,当然可以加分,但是这不是我关注的核心。
如何做好移动端新闻编辑?
下面是我给即将成为或者已经是移动端编辑的各位同仁的六点建议:
1、你需要成为移动端的忠实用户
仅仅拥有一台智能手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你不沉浸进去,你就不能深入了解它的奥秘。如果你自己在生活中都不使用移动端app和网站,当然不可能做出用户喜欢的移动端产品。
2、时刻谨记自己是一个记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