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系统公务员考试内部复习资料
第一章税收概述
第一节税收的含义、特征及本质
一、 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 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二、 税收的特征 (一) 强制性
无国便无税,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税法征税。国家对不同所有者都可以行使征税权而不 受财产所有权归属的限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稅的义 务。” (二) 无偿性
国家征税对具休纳税人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付出任何形式的直接报酬。税收的无偿 性是从个体纳税人角度而言的,其享有的公共利益与其缴纳的税款并非一一对等。 (三) 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前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统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等, 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三、 税收的本质
税收具有“返还”的性质,即最终要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分配,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 服务等方式用之于纳税人。税收的无偿性表现为个体的无偿性,但是就纳税人的整体而 言,是有偿的。
稅收的本质是“取Z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四、 例题讲练
【例题】西方有一句谚语,“税收像死亡一样不可避免”,谈谈你的看法。【2012年2 月23日下午陕西国税面试真题】
第二节税收的职能
一、 财政收入职能
财政收入职能是首要职能、基本职能。在财政的诸多收入形式中,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 的主要來源、最稳定來源。在实践中,各国的税收收入在其财政收入中一般均占80-90% 左右的比重。
二、 调控经济运行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可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具有调控作用。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 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税收通过增税与减免税等税收调控手段,对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对资源配 置、国民经济的地区分配格局、产业结构、社会财富分配和居民消费结构等进行调节。
税收还可以校正经济的外部性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o2016,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大作用,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 大大激发了企业的创业热情,新增企业户数快速增长,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打通 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个人所得税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具有高收入者适用高税率、低收入者适用低税率或不征税的特点, 有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消费税对特定的消费品征税,能达到调节收 入分配和引导消费的目的;对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不合理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 农民收入。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理念已深植于多个税种,2016年7月1日起, 资源税全面从价计征改革在全国推开,资源禀赋好、价格高的多缴税,条件差、价格低 的少缴税,企业税费负担普遍下降的同时,也有利于引导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 率,避免采富弃贫、“只吃白菜心”的开采方式,有效促进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 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
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 7. 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引导汽车消费走向绿色低碳。
三、 监督经济职能
稅收监督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通过税收收入总量分析可以窥测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如经济增长速度及与税收增长的关系;通过税收收入结构的分析,可以从部门结构、行 业结构的变化看岀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通过收入速度的分析,看出年度经济发展的均 衡状况。所以税收可为国家经济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再者,国家重人经济政策的 施行也可从税收方面得到实施的效应,为政策的修订与完善提供有关资料。
微观层面,主要是指通过税收的课征过程,对日常税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检查等措 施,指导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税收监督主要表现在税务登记、 纳税中报、发货票管理、税收计会统、税源调查、纳税检查,以及对偷稅、滞纳、抗稅 等违法行为的处理等具体方面。
四、 例题讲练
【例题1】有人说小微企业需要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来促进其发展,也有人说小微 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自主创新,自力更生,对此你怎么看?【2015年3月17日国税 面试真题】 【例题2】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环保厅副厅长陈敏提出,通过征收环境资源税来推动 企业减排,并对重污染企业实行差别化的电价水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014年3 月7日山东国税面试真题】
第三节 税务部门的工作宗旨和核心业务
一、税务部门的工作宗旨
为国聚财、为民收税是税务部门的工作宗旨、神圣使命。
二、 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
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共同构成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是税收工作的“双核”,两者在税 收工作中承载着实现组织收入、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职能。
(一) “双核”的含义
1. 税收征管。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法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 动的总称。税收征管的一般程序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 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
2. 纳税服务。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
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都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国家在授予税务机关行使税收征收管理 权的同时,也将纳税服务作为税务机关的重要义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 “双核”相互融合
两者在功能和形式上具有差异性。税收征管,侧重督促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纳税 服务,侧重在征纳互动中实施服务性活动,帮助纳税人顺利完成纳税职责。两者之间又 是融合的。税收征管是基础,决定纳税服务的发展方向,即先有税收征管,再有纳税服 务,没有税收征管就没有纳税服务。
纳税服务反作用于税收征管,促进税收征管。税务部门提高纳税服务的整体水平,纳税 人的税收权益得到了维护、纳税遵从得到了提升,就会促进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和征收 成本的降低。
(三) “双核”的目标
税收征管的目标,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纳税遵从“即税务部门通过执法规范, 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降低税收征纳成本,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保 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纳税服务的目标,增强纳税人满意度、促进纳税遵从。即 通过税务部门最大可能地响应服务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服务潜能、最大规模地整合服 务平台,让纳税人能够
积极主动地、自愿地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 例题讲练
【例题】纳税人“零投诉”是纳税服务的终极目标,但有人认为这不切合实际。对此, 你怎么看?【2013年3月21日国税面试真题】
第四节税务组织机构
一、分税制
分税制是-?种财政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惯例。分税制可以有效地处理屮央 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使得中央与地方财政自收自支、自求平衡。 我国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将税种统一划分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建起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体制,并分设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税收机构。 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省级人民 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 系统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国税和地税征收管理范围
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有着不同的征收范围。
国税乂称屮央税,由国家税务局系统征收,是中央政府收入的固定来源,归中央所有。 国税
征收的主要是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空所必需的税种(消费税、关税)和关乎 国计民生的主要税种的部分税收(增值税)。“营改增”后,各级国税部门的工作量和 工作强度增加。 地税又称地方税,由地方税务局系统征收,属于地方固定财政收入。地税则主要负责适 合地方征管的税种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海关系统负责征 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关税、船舶吨税。此外,负责代征进口环节的 增值税、消费税。
第二章纳税服务 第一节纳税咨询
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是税务机关的职责,税务机关应当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 服务。
一、首问责任制
纳税人到税务机关、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等方式办理涉税事项或寻求涉税帮助时,首位接 洽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税务人员,必须对纳税人所办事项负责到底,确保纳税人话有 人听、惑有人解、事有人办。
(一) 业务范围
涉税业务办理、涉税业务咨询、纳税服务投诉和税收工作建议。
(二) 责任部门
首位责任人即首位接洽的税务工作人员。无论是否属于其职责范围,都要做到及时办理 或有效引导,并按职权、职责具体办理。具体来讲:
1. 职权范围内事项限时办结。首问责任人承接属于职权范围内的涉税事项,资料齐全 且符合法定条件的,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依法依规承诺限时办 结或答复;资料不齐全或不完全符合法定条件的,要一次性告知所有办理要求或不予办 理的理由、依据等。
2. 职权范围外事项准确引导。对于不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但属于本税务机关职责 范围内的涉税事项,首问责任人应将纳税人指引到涉税业务对应的承办部门,由承办部 门指定承办人,该承办人承接首问责任。首问责任人无法明确承办部门的,应联系木部 门负责人予以明确;确实无法明确承办部门的,由本税务机关的办公室或纳税服务部门 指定承办部门,并由该部门承接首问责任。
3. 税务机关职责范围之外的要向纳税人详细说明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三) 文明规范服务
税务人员要礼貌热情、认真倾听、讲普通话,详细了解纳税人需求,依法、依规办理首 问事项,不得推诿、敷衍或者拒绝。 二、 限时回复公开承诺
为确保及时冋复,税务机关推行纳税咨询限时冋复公开承诺制度。 1. 当场答复:对于能够明确解释的咨询问题,给予当场答复; 2. 限时答复:对于不能即时解答的,在规定时限内按约定方式回复;
3. 限时协调答复:对于暂不能准确答复的,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转交有关部门限时办 理后回复;
4. 研究答复:对于涉及多部门的疑难咨询问题,说明原因,经提交咨询专家组研究后 及时回复。
三、 提供多种咨询渠道
纳税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办税服务厅、税务门户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互联网+”。 税务机关应为纳税人提供多种咨询渠道,尤其应积极运用“互联网+税务”的创新思维, 提供税务网站在线咨询、微信公众号咨询、手机APP客户端咨询等多种咨询途径。 四、 例题讲练 【例题】 材料:
小赵是12366咨询服务平台的接线员,以下是小赵利纳税人之间的一段对话: 纳稅人:我想咨询一下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问题。 小赵:这是科技局的事,不归我们管。 纳税人:你们这是推脱责任。
小赵:这个不归我们管,你应该去找科技局。
纳税人:你们这样做违反了 “首问责任制”原则,我要投诉。 问题:你觉得小赵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你是小赵,你会怎么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