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化学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高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现状,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过程,狠抓常规落实,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的效果,大幅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高一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学生已学习了一个学期的高中化学知识,逐渐适应了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从上学期的教学及考试成绩看,学生两极分化已经出现,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在适应能力、学习基础、努力程度、学习动力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掉队。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很欠缺,,这第一学期需要强化基础教学、针对性地拓展化学知识学习,大量开展习题训练课,以期望能尽早进入高中阶段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教材分析: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本学期需要完成高中化学必修2的教学任务。必修2主要是学习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和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四章内容。
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统领整个高中化学知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查找工具,理解掌握元素周期表对学生学好化学至关重要,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第二章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属于高中化学的基本理论,理科学生要特别在这里加大学习力度,打好基础,为高二学习选修4模块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学好这里将来学习必
第 1 页 共 4 页
修5有机化学基础就得心应手了。
第四章是是化学学科与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关注人文,关注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四、教学要求 1.备课要求:
对于化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备课,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同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来确定重难点,找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化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内容。 突出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备课思路过程要有特色。
2.授课要求:
⑴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新知识引入中既应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又应创设有利于迁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讲好引入是讲好新课的一个关键。
⑵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活动的教学。化学活动是学生经历化学学习过程的活动,也是学生自己建构化学知识的活动。
⑶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化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化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策略。
⑷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⑸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 3.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业过多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地束缚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故应注意以下
第 2 页 共 4 页
几点:
⑴适量性,使适量的作业既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又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归纳和反思。
⑵层次性,作业本身要有层次,应由易到难。高一化学教学 ⑶针对性,设计或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作业,培养和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其特长。高一化学教学下学期工作计划第 页20⑷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4.测验评价 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各章及时过关考试,认真对待周清、月考。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研究新课标,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3.改变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课质量、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和学案基本统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主备,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补充习题。
5.完成教材中必要的实验探究和演示、学生实验,并适当补充部分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第 3 页 共 4 页
六、 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计划进度 §1.1元素周期律 §1.2元素周期表 §1.3化学键 第一章章末复习总结 §2.1化学能与热能 §2.2化学能与电能 §2.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期中考试 §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3.4基本营养物质 第三章章末复习总结 §4.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4.2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第四章章末复习总结 第一、二章复习 第三、四章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期末考试 课时 3 4 3 3 2 3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备注 清明节放假 五一放假 第 4 页 共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