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44T622-2009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7:27: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1.1.1.1.2

表1 印制电路板废水水质水量分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磨板废水 络合废水 高浓度有机废水 一般有机废水 电镀废水 综合废水 含氰废水 含镍废水 含氨废水 废水种类 比例(%) 15~30 3~8 3~6 10~15 15~20 20~30 0.1~1.0 0.1~1.0 1~5 5~7 10 >10 <10 3~5 3~5 8~10 2~5 8~10 <30 200~300 5000~15000 200~600 <60 80~300 30~50 <80 <3 <50 2~10 10~50 20~35 <100 <200 pH COD Cu Ni CN NH3-N 物 (单位:mg/L,pH除外) 说 明 化学镀铜等清洗水,含EDTA等络合显影、剥膜、除胶废液和显影首级清洗水 脱膜、显影工序的二级后清洗水;贴膜、氧化后、镀锡后以及保养清洗水 一般清洗水 挠性板含氰废水较多 镀镍清洗水 60~200 碱性蚀刻清洗水

4.4 在无明确水质数据时,印制电路板废液成份可参考表2。

表2 印制电路板废液分类及成份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废液种类 油墨废液 褪膜废液 化学镀铜废液 挂架褪镀废液 碱性蚀刻废液 酸性蚀刻废液 褪锡铅废液 微蚀废液 高锰酸钾废液 棕化废液 预浸废液 助焊剂废液 抗氧化剂废液(OSP) 膨胀废液 碱性除油废液 酸性除油废液 显影类废液 废酸 废钯液(活化液) pH ≥12 ≥12 ≥12 ~5M酸 9 ~2M酸 ~5M酸 ≤1 ≥10 0.1 酸性 3~4 3~4 ≥7 ≥10 ≤1 ≥12 ~3%酸 ≤1 COD 5000~20000 5000~20000 3000~20000 50~100 50~100 50~100 50~100 50~100 2000~3000 50~100 50~100 10000~20000 ~15000 100000~200000 2000~8000 2000~5000 ~4000 50~100 50~100 总Cu 2000~10000 ~80000 (单位:mg/L,pH除外)

废液成分 冲板机显影阻焊油墨渣 (3~8)%NaOH,溶解性干膜或湿膜 CaSO4,NaOH,EDTA,甲醛 硝酸铜,浓硝酸 130000~150000 Cu(NH3)2Cl2 150000 100~1000 <30000 100~300 25000 800~1500 1000~2000 1000~2000 10~100 10~20 50~300 300~500 30~100 40~80 CuCl2,HCl Sn(NO3)2,HNO3(或者氢氟酸/氟化氢胺) 过硫酸铵APS(过硫酸钠NPS)+(2~3)%硫酸; 或硫酸+双氧水 高锰酸钾,胶渣 (4~6)%H2SO4,有机添加剂 SnCl2,HCl,NaCl,尿素 松香,焊剂载体,活性剂,稀释剂(热风整平前使用) 烷基苯骈咪唑,有机酸,乙酸铅,CaCl2,苯骈三氮唑,咪唑 有机溶剂丁基卡必醇等 碱性,有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磷酸三钠,碳酸钠) 硫酸,磷酸,有机酸,表面活性剂 Na2CO3(褪膜液为NaOH) H2SO4,HCl,柠檬酸 PdCl2,HCl,SnCl2,Na2SnO3 注

1.1.1.1.1.1

4.5 废水分流原则

a) 一类污染物镍应单独分流;

b) 离子态铜与络合态铜应分流后分别处理;

c) 显影脱膜(退膜、去膜)废液含高浓度有机物,应单独分流;一般有机物废水根据实际需要并核算排放浓度后确定分流去向;

d) 氰化物废水宜单独分流;含氰化物废水须避免铁、镍离子混入; e) 废液应单独分流收集;

f) 具体分流应根据处理需要和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确定工程的实际分流种类; 5 废水处理工艺

5.1 铜的去除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中铜有多种存在形式:离子态铜、络合态铜或螯合态铜,应按不同方法分别进行去除。离子态铜经混凝沉淀去除。络合态或螯合态铜经过破络以后混凝沉淀去除。 5.1.1 离子态铜去除

基本流程:

含铜废水中和混凝沉淀砂滤出水含铜污泥

图1 离子态铜的化学法处理流程

中和混凝时设定控制pH值应根据现场调试确定,设计可按pH 8~9进行药剂消耗计算。 5.1.2 络合态或螯合态铜的去除

常用破络方法有:

Fe3+可掩蔽EDTA,从而释放Cu2+;其处理成本廉价,应优先采用。 硫化物法可有效去除EDTA-Cu,过量的S可采用Fe盐去除; Fenton氧化可破坏络合剂的部分结构而改变络合性能;

重金属捕集剂是螯合剂,能形成更稳定的铜螯合物并且是难溶物; 离子交换法可交换离子态的螯合铜,并将其去除。

生化处理可改变络合剂或螯合剂性能,释放Cu2+,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具体设计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破络工艺。 5.1.3 破络反应基本流程

络合铜废 水铁盐破络辅助破络混凝沉淀生化处理或排放含铜污泥

图2 络合铜的基本处理流程

1.1.1.1.1.2

三价盐可掩蔽主要的络合物EDTA;辅助破络反应可采用硫化钠,按沉淀出水Cu<2.0mg/L投加量控制;

生化处理应便于排泥,以排出生化处理破络后形成的铜沉淀物。

如络合铜废水在常规破络后可达到排放要求,则不需进入生化系统处理。 如果没有破坏或者掩蔽络合剂,络合铜废水处理后宜单独排至出水计量槽,以免形成新的络合铜。 5.2 氰化物的去除

5.2.1 氰化物废水的处理宜采用二级氯碱法工艺。破氰后的废水应再进行重金属的去除。 5.2.2 破氰基本流程

氧化剂氧化剂含氰废水一级破氰二级破氰后续处理碱酸

图3 含氰废水基本处理流程

5.2.3 处理含氰废水的氧化剂可采用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二氧化氯、双氧水或液氯。理论有效氯投加量:CN:NaClO=1:7.16。实际由于废水中还有其它还原物或有机物会消耗有效氯,投药量宜通过试验确定。

5.2.4 反应pH值条件:一级破氰控制pH值10~11,反应时间宜为(10~15)分钟;二级破氰控制pH值6.5~7,反应时间宜为(10~15)分钟。

5.2.5 自动控制ORP参考值:一级破氰约(+200~+300)mV,二级破氰约(+400~+600)mV。由于废水中所有还原性物质都可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因此对于实际ORP控制值,应根据CN的剩余浓度现场试验确定。设定ORP值的原则是既保证残余CN浓度小于排放要求,又不浪费氧化剂。 5.3 有机物的去除

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膜材料(干膜或湿膜)、显影废液、油墨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高浓度有机物废水主要来自褪膜废液、显影废液和首次冲洗水。因其COD浓度高也称为有机废液、油墨废水。 5.3.1 脱膜、显影废液应首先采用酸析处理。酸析反应控制pH值3~5,具体数值可现场调整确定。设定的原则是去除率提高平缓时,不再下调pH值。酸性条件使得膜的水溶液形成胶体状不溶物,通过固液分离去除。

5.3.2 酸析后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可采用生化处理,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化学氧化处理。 5.3.3 高浓度有机废水生化工艺基本流程

好氧处理须注意控制进水浓度Cu<5.0mg/L,可以将破络后的络合废水进入好氧池一同处理,通过排泥量控制混合液中的Cu<20mg/L。

油墨废液酸析固液分离混凝沉淀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排放或再处理酸析污泥物化污泥剩余污泥

图4 高浓度有机废水基本处理流程

1.1.1.1.1.1

5.3.4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水力停留时间(HRT)宜24h以上,投配负荷:(2.0~3.0)kg COD/(m3?d)以下。

5.3.5 高浓度有机废水好氧处理HRT宜16h以上,投配负荷:(0.3~0.6)kg COD/(m3?d)。

5.3.6 除高浓度有机废水以外的其它含有机物废水,可直接采用好氧生物处理,HRT宜12h以上。 5.4 镍的去除

5.4.1 宜采用碱沉淀法去除。

5.4.2 当要求含镍废水单独处理并且单独达标时,中和pH值应控制在9.5以上。 5.5 NH3-N的去除

5.5.1 好氧生化处理能将NH3转化为亚硝酸盐氮或硝酸盐氮,去除氨氮;缺氧反硝化处理可以脱氮。在硝化反应中碳源不足时可人工添加碳源。 5.6 废液的处理与处置

废液含高浓度铜、络合剂、COD和可能的氨、CN、Ni等。Au等贵重金属厂家应自行回收。 5.6.1 废酸、废碱应优先作为资源再利用。 5.6.2 蚀刻液应优先回收再生并重复使用。

5.6.3 高浓度重金属废液应优先进行资源回收再生。

5.6.4 废液宜按不同种类分别收集储存,有利于回收和处理。

5.6.5 无回收价值的废液宜采用单独预处理后小流量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5.7 污泥处理与处置

5.7.1 普通清洗废水处理后的污泥可采用厢式压滤或带式压滤等方式脱水,滤出液返回普通清洗废水池。

5.7.2 络合铜废水采用简单硫化物沉淀处理的污泥,宜单独脱水,滤出液返回络合废水池。 5.7.3 酸析后的污泥宜采用重力砂滤脱水或带式压滤机脱水。 5.7.4 污泥的处置,须按危险废物并根据危险废物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生化处理的剩余污泥中含有重金属,禁止农用。污泥转移应遵循国家危险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6 工程配套

6.1 构筑物 6.1.1 调节池

a) 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与调节水量。调节池的容积应根据废水排放规律、水质水量变化、生产班次、后续处理工艺等综合考虑后确定。在无准确数据时,可按调节时间(4~8)小时进行设计,水量较小时采用较长时间,水量较大时可采用较短的时间。

b) 调节池宜设为敞口式。确实由于用地紧张设为地下封闭式时,须设置排气口,同时每池须设置人孔2个以上,并尽可能按水池对角设置,以利检修时通风。

c) 调节池设计时须考虑进水布水方式,以利自然均质。调节池内宜设曝气系统以均质,防止沉淀。鼓风搅拌供气量可按(0.5~1.5)m3/ (m2?h)进行设计。

d) 调节池内应设吸水坑,池底应有0.3%以上坡度坡向吸水坑,水泵吸水管进口应低于吸水坑上沿下200mm。 6.1.2 反应池

a) pH调整池 反应时间可按(20~30)分钟设计,可采用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大水量的pH调整宜分成粗调和微调两级调整。空气搅拌强度可按(3~5)m3/(m2?h)进行设计,机械搅拌速度梯度可按(500~1000)s-1进行设计。

b) 化学反应池 反应池的设计停留时间应根据化学反应的速度、反应条件、药剂投加条件综合确定。有条件时可通过试验确定。无数据时可按(20~30)分钟进行设计。空气搅拌时不应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的逸出。空气搅拌强度可按(3~5)m3/m2?h进行设计,机械搅拌速度梯度可按(500~1000)s-1进行设计。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44T622-200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7yzd2fd604x67j2pwjr92i2p9mf5d01dlx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