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薪阶层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途径
【摘要】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它关系到每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筹划,有效避税是可行的。本文主要针对现行会计准则下如何规避、筹划个人所得税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公积金;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避税途径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收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尤其是中高层收入者更是面临高收入、高税收的现状。这使得许多企业支付了高额工资奖金成本而职工却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益。因此,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不偷税、不逃税、不骗税的前提下,正确运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合理利用税收协定,通过改变收入的时间、数量、支付方式等减少税收的支付对纳税人减轻税务负担,增加收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意义 (二) 合理避税的特征
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与偷税漏税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说 来,它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合法性,合理避税的首要前提就 是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避税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操 作。二是计划性也叫筹划型,就是在避税操作之前要对其进 行事先的规划和设计,在应纳税额确定之前进行筹划,尽量 降低纳税额度,如果应纳税额已经确定,就不应在对其进行 操作,否则就会构成偷税漏税行为。三是目的性,个人进行避 税的目的就是在降低应纳税额的基础上, 获取尽量多的利 益。
(二)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激励纳税人增强纳税意识。 纳税人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避税水平, 会进一步钻研国家的财税政策法规,从而激励纳税人提高对政策的认识水平,进而增强纳税意识,有助于抑制偷税逃税行为。
2. 有助于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在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时,不仅可以为国家税收工作做出贡献,还可以降低自身的税收负担,间接增加自身的收入,这对于工薪阶层,尤其是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纳税人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意义显得更为重大。
3. 合理避税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合理避税有助于维护个人的社会权利,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4. 促进个人所得税法规的完善。纳税人要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必然会根据税收法规的规定来采取相应举措, 纳税人的这些对策有的是符合政府立法机关立法本意的, 体现了税收的经济调控职能,而有些对策则是有悖于立法者本意的, 这有助于立法者发现税收法规的不足,进而逐步完善。
三、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途径 1、改变居住地,进行国际避税
依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 纳税人可以灵活掌握在中国境内的居住时间和居住方式,可以采用在几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人才交流,技术沟通不断扩大,利用国际避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途径。
2、巧用公积金避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
的,也就是说按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 同时,职工又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所以,一般职工提高公积金缴存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工薪纳税人巧用公积金避税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强调的是,利用个人缴纳补充公积金进行避税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纳税人要在所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二是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固化了个人资产。 4、利用捐赠进行税前抵减实现避税
为了鼓励高收入者对公益、教育事业做贡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只要捐赠额未超过其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就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是说,在个人捐赠时,只要其捐赠方式、捐赠款投向、捐赠额度符合法律的规定,就可以使这部分捐赠款免缴个人所得税。 5、 三、理财可选择的避税产品的种类
按照税法规定,个人投资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同时,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推出了新的理财产品。其中很多理财产品不仅收益比储蓄高,而且不用纳税。 众多的理财产品无疑给工薪阶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慎重思考再选择便可做到:不仅能避税,而且合理分散了资产,还增加了收益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这是现代人理财的智慧之举。
6、利用暂时免征税收优惠,积极利用国家给予的时间差避税
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或基金获得的差价收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均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目前对个人财产转让所得中较少的几种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之一。纳税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进行买卖,通过低买高卖获得差价收入,间接实现避税。但因为许多纳税人不是专业金融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采用此种方式时需向行家里手请教,适时学习相关知识,谨慎行事。 7、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用现在比较通用的说法叫作税式支出或税收支出,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和业务的发展,或者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通过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予某些特定纳税人以特殊的税收政策。比如,免除其应缴纳的全部或者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等。一般而言,税收优惠的形式有:税收豁免、免征额、起征点、税收扣除、优惠退税、加速折旧、优惠税率、盈亏相抵、税收饶让、延期纳税等。这种在税法中规定用以减轻某些特定纳税人税收负担的规定,就是税收优惠政策。
8、积极利用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发票进行避税
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笔者建议纳税人在报销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时,应以实际、合法、有效的发票据实列支实报实销,以免误认为补贴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税的效果。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 9、利用年终奖金实现避税
税法规定,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无疑为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
方法。根据国税发[2005] 9号文优惠政策的规定,纳税人可以以牺牲一部分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作为代价,要求单位发放年终奖金,实现避税。注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而言,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10、通过企业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实现避税
企业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的办法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职工免费用餐,等等。企业替员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企业可以把这些支出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在实际工资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了部分应由个人负担的税款,可谓企业个人双受益。
11、利用级差、扣除项目测算,合理纳税筹划,争取利润最大化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分级次减除必要费用,每次收入不足4 000.00元的,必要费用为800.00元;超过4 000.00元的,必要费用为每次收入额 ×(1-20%)。在取得相应业务后,可根据收入额合理筹划,订立相关合同,争取利润最大化。 结束语:
以上只是一些比较典型的方法,事实上,各种各样的避税方法数不胜数,归结起来的要诀有五条:
第一,个人尽量不要将财产的增值部分变现,如果需要资金,可以用财产作抵押进行信贷融资(当然还要比较税款和利息成本的大小)。 第二,充分利用税法中一些免税收入的规定,纳税人即使取得了这类收入也不用缴纳所得税。
第三,避免所有权的转移,因为使用权是无从征税的。工作单位向个人提供实物津贴,使实物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那么这种实物收入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实物的所有权不归属到个人,个人只是对其进行消费,从中得到便利,那么就可以不缴纳所得税。 第四,均衡地取得应税所得。个人所得税通常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在纳税人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其分摊到各个纳税期内的收入应尽量均衡,最好不要大起大落,以避免增加纳税人纳税收负担。
第五,充分利用税法中费用扣除的规定,减少纳税义务。税法中有一些允许纳税人税前
扣除的条款,个人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规定,多扣除一些费用,缩小税基,减少纳税义务。 第六,推迟纳税义务的发生。推迟纳税可以使个人在不减少纳税总量的情况下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各个阶层个人收入的提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阶层相比,工薪阶层个人收入相对较低,但其却是个税的纳税大户。考虑到我国社会现状和贫富分化逐渐拉大的趋势等社会不和谐因素,寻求合理避税途径,不仅有利于为数众多的工薪阶层及其他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海霞: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0(3).
[2] 王雪:浅析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途径[J].人口与经济,2010(s1). [4] 孙妍玲:浅谈个人所得税的避税[J].会计之友,2005(10).
[5] 赵宇红:浅析个人所得税避税的几种方法[J].当代经理人,2005(X1)..net [1]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2008住房公积金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05-04.
〔2〕凌栗.谈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J〕.财会研究, 2008(5).
〔4〕陈思.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的选择与完善〔J〕.湖 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