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1:06: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学提纲

【课程标准】

1、“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2、“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宽容的内涵和为什么要宽容。 2、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3、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4、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人是平等的。

5、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社会的尊重。 能力目标:

1、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督促自己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2、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3、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为什么说宽容是有原则的 2、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怎样理解“人生而平等” 【本课内容结构图表】 宽容的内涵 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心 有 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宽容带来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他 宽容是有原则的 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 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 地 关心、尊重、理解是根本 宽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对换位思考的要求 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容是一种境界 每个人都有做人的尊严 人生而平等 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 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平等尊重你我他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 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 尊重从我做起 尊重自然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过程】 引言 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宽容 主要内容 平等 尊重 一.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活动一: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答:因为张英用一首诗教育了自己的家人,家人学会了宽容,而邻居在张英家人的宽容态度面前,也惭愧醒悟,最终大家都做出了宽容对方的举动。

★宽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答:宽容是一种美德,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往往能够使对方从中吸取 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1)宽容的内涵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活动二:

小乐和小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她俩的个性迥然不同。小乐是急性子,小娱是慢性子;小乐性格外向,小娱性格内向;小乐爱好体育运动,小娱爱欣赏戏曲。

性格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能成为要好的朋友?

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定存在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也是必然的,性格的差异只是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一部分,能够宽容的对待朋友与自己之间的差异,对待朋友的不足,这是能够与人正常交往的前提。 (2)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①人与人存在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彼此尊重个性。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活动三:

★有过原谅别人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搜索更多关于: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 的文档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81131ued20n19a8i5j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