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9:02: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析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

摘要: 从互文性视角看来,翻译本身就是互文性活动。从语境重构的视角来研究翻译的活动,可以解释翻译过程的方方面面,为互文性翻译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本文通过案例的列举,充分的体现了语境重构的动态翻译过程,为互文性翻译理论与语境重构的结合提出了新的视角。

一、引言 长久以来,翻译研究将大部分的焦点都集中在对翻译的产出上,而很少有学者致力于译者的实际操作和翻译过程的研究,因此对翻译过程的无知导致了“翻译理论脱离译者,译者当然也远离翻译理论”(方梦之1996:5)。

根据国际语言学百科全书的解释:“翻译主要指书面或口头的语言信息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根据文学理论家的说法,“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从一个既定的语料到接受者,包括其背景和文化的转换”。这就是说,一方面,翻译是在语言学的水平上对源语信息的复制,另一方面,翻译包括了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活动的复杂过程。互文性理论奠定了译者的权威,翻译研究与互文理论的交叉为读者理解翻译的过程开阔了新的视野。而语境视角将翻译理解为动态的过程。

二、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

“互文翻译语境化是指译者努力在译文中创造一个翻译的语境,从体裁、类型、主题、范式等多个方面与原文保持最大的一致。”(罗选民2006:125)。

哈蒂姆和梅森阐述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翻译是一种发生在社会语境下的交流过程。“翻译语境不仅包括源语语境和译语语境,而且包含跨越两种文化的大语境,这种跨越两种文化的大语境成为连接源语语境和译语语境的纽带.(栗长江2008:75)”。通过翻译的语境重构,研究者发现在翻译源语语篇和将其转换成目标语的语境过程中,译者要将源语的语境牢记在心,并且充分利用其在翻译过程中的语境信息。也就是说,译者已在翻译语篇之前就使用了语境信息来理解语篇了。

三、翻译语境重构的原理分析

有时候文学翻译所导致的问题使其很难达成源语作者和目标语读者的有效交流,因此在翻译实践中采用语境重构的手段显得十分必要。另外,在文学翻译中语境重构的应用能使目标读者源语语篇的精神和美。举个例子,一个谚语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翻译成不同的译文。

(一)小丫头子们巴不得一声,七手八脚抢上去,一顿乱翻乱掷。(《红楼梦》第六十一章)

译文:At the word of command,the young maids crowded forward and started turning the whole place upside down.(The Yangs 1994:126)

(二)吃了茶,薛蟠即命人摆酒来。”话犹未了,众小厮七手八脚摆了半天,方才停当归座。(Chapter 26)

译文:When greeting has been exchanged and tea drunk,Xue Pan ordered the feast to be served.At once his pages bustled about to lay the table,and when all was finally ready the party took their seat.(The Yangs 1994:518).

以上两段文字中,都采用了中国的谚语“七手八脚”,意思是很多一起做一件事。但是两个“七手八脚”在各自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强调。在第一段文字中强调

搜索更多关于: 浅析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 的文档
浅析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81pz6ntay6k2tg1y0u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