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处理“疑罪”?
4、 怎样界定、分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的被告人的证明责任? 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及其权限是哪些?
武汉大学 2004 年刑法专业试题
(考试科目:刑事法学)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15 分)
1.当然解释 2.紧急避险
3.追诉时效的中断
4.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5.滥用职权罪
二、辨析题(指出对应概念的同异,不需解释相关概念 每题 6 分,共30 分)
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2.继续犯与状态犯 3.普通累犯与特别累犯
4.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 5.抢劫罪与抢夺罪
19
三、问答题(简要地回答相关问题,每题 7 分,共35 分)
1.如何理解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2.如何理解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3.“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两种数罪并罚的方法各适用什么情况?其具体内容是什 么?
4.伪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5.什么是斡旋受贿?其成立条件有哪些?
四、论述题(10 分)
2003 年1 月24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 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的批复》指出:“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 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门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 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 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
请根据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原理就上述司法解释发表评析意见。
五、案例分析(10 分)
被告人张某,男,某市中恒塑钢有限公司临时工。
2000 年7 月19 日晚,被告人张某和工友李某等5 人想进入公司财务室玩电脑,因财务 室门已锁,张某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平口起子,欲撬门入室。李某见张某撬不开门,就想抢过 起子自己来撬,于是拽住起子一拉,结果因张某没防备往前一冲,起子划进了自己的腹部,
9
主动脉血管被刺破,当场血如泉涌,后因急性大失血休克而死亡。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某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3 年。问:
20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否?为什么?
刑事诉讼法部分
(每题 10 分,共50 分)
1.哪些案件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的案件?
2.什么是证据能力和证据的证明力?两者有何关系?
3.怎样界定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中的证明责任?4.第一审刑事审判程序中的法庭调查顺序是什么? 5.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判决与裁定有什么样的区别?
武汉大学 2005 年刑法专业试题
(考试科目: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24
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
1.私分国有资产罪 2.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3.特别累犯
4.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5.刑罚的消灭
二、辨析题(共 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
2.犯罪客体的理论分类与立法分类 3.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4.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5.追诉时效与行刑时效 6.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
三、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
1.简述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2.简述共同犯罪的主体。
3.简述我国刑法对牵连犯的处断规定。 4.简述徇私枉法罪。 5.简述伪证罪。
25
10
四、论述题(共 1 小题,每小题12 分,共12 分)
论述合同诈骗罪。
五、案例分析题(一个案例共 3 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6 分,共18 分)
王某和刘某因李某一直拖欠其打工报酬,遂商量到李某家要,到李某家后,李某仍然拒 付。王某和刘某非常生气,王某上前将李某按倒在地,刘某也上前按住李某,打了李某一耳 光,要李某付钱,李某这时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千元给王和刘,并答应第二天亲自去王和刘 的住处将剩下的八百元付清。结果,第二天,李根本就没去。王和刘商量后,将李某的十五 岁的小孩诱骗到外地扣押,以迫使李某付清工钱,在扣押的二十天里,王和刘多次打电话给 李某,但李某根本不理睬,王和刘见拿不到钱,遂让李某的小孩回家。 1.王某和刘某到李某家要到一千元钱的行为性质。
2.王某和刘某采取骗扣李某小孩的方式要剩余工钱的行为性质。
3.王某和刘某骗扣小孩索要剩余工钱的行为属于何种罪数形态类型,有何特点。
刑事诉讼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共 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
1.无罪推定原则 2.集中审理原则 3.起诉便宜主义 4.刑事简易程序
26
二、案例分析题(一个案例共3 个小问题,其中1、3 小问题各11 分,其中 2 小问题12 分,共34 分)
2004 年4 月,某厂门卫田某多次从厂内盗窃价值共计5 万元的汽车零部件卖给他人,
非法获利2 万余元。检察机关以被告人田某犯职务侵占罪提出指控。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事 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财 产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判处被告人田某四年有期徒刑。被告人以一审 法院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亦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认为本案之 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本案性质为盗窃罪而非职务侵占罪。关于本案如何处理,法官中的 一种观点认为:本案系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如果直接改判为 盗窃罪,本案之盗窃数额属于“特别巨大”,量刑之起点为十年有期徒刑,二审法院就违反 了上诉不加刑原则;而如果改判为盗窃罪,又不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二审法院就违反 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避免二审法院的这一两难境地,建议发回一审法院重审。另一种观 点则认为:我国刑诉法规定的发回重审的条件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本案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不应当发回重新审理;我国法律重实体真实,强调惩罚犯罪,二审法院应当 直接改判为盗窃罪,同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审法院最终采纳了第一种观点,将案件 发回重新审理,同时给一审法院出具审理意见函,指示一审法院以盗窃罪定罪量刑。一审法 院迅速开庭重新审理,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十年有期徒刑。被靠人深深地后悔当初不该上诉, 又不得已而再次上诉。二审法院裁定予以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对于被告人犯盗窃罪的定 罪和量刑判决。
根据本案的上述介绍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的两种观点哪些内容是正确的,又有哪些内容是不正确的?(11 分)
2.当二审法院面临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和罪责刑相适用原则的冲突时,究竟应当适用 哪一项原则?为什么?(12 分)
27
11
3.本案之二审法院有何程序错误?你认为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11 分) 06
07刑法学部分:(100’)
一,名词解释(3’*5)修正的犯罪构成 结果加重犯 一般预防 ? 洗钱罪(幸好看了下06年6月份的刑法修正案六,加了几款) 二,名词辨析(6’*5)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 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 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
三,简答(5’*7): 简述不作为犯的构成 简述刑法上因果关系的错误 简述胁从犯的处罚?(有个关于胁从犯的题目,我开始也看见了,但是很可惜后来做掉了。难倒是不难。时间太紧,看跳了) 简述“入户抢劫” 简述简述行贿罪 三,论述(10’):信用卡诈骗罪 四,案例(10’):案情大概如下:某A和某B有点债务纠纷,A某天去要债而不成,遂在另外一天把B的儿子C骗到某水库附近,和其交涉未果遂临时起杀意,于是将C的脖子掐住至其昏迷,A以为C已死亡于是将C藏在水库附近的一枯水河中,后为转移侦察视线就跟C的家人打电话称已经将C绑架,要其父母拿5万元钱去水库那换人。但是后来A并没有去。后侦察人员在河中发现了C的尸体,经法医鉴定其因昨晚下大雨河中涨水而将C淹死。关于A的处理有几种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定故意杀人罪,有的则认为定绑架罪或者敲诈勒索罪,还有人认为应该将前三罪数罪并罚,你认为本案A构成何罪?是按一罪处理还是数罪并罚?说明理由。 刑事诉讼法部分(50’) 一,名词解释(5’*3):审判监督程序 鉴定结论 质询权 职能管辖 适度原则 二,名词辨析(8’*3):1 e3 c9 G& J! Y1 P! L
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 退回补充侦察与自行补充侦察 起诉一本状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三,简答(11’) 简述人民检察院的法 08 09
2010刑事法学
一.辨析题(前两题每题5分,后三题每题4分,共22分) 1. 犯罪中止与犯罪中断 2. 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 3. 生产、作业重大事故罪 4. 妨害公务罪 5. 传播性病罪
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33分)
1. 试述想象竞合犯与法规(条)竞合犯的区别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