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对联和交际语句。(第1-7题每句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
1.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咏雪的名句除了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外 ,请你再写两句: , 。
5.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曹操《观沧海》中,既写大海波涛汹涌,又点明季节的诗句: 。
7.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从眼前之景预想他日重逢,期望欢聚之时,再话现在情景的诗句是: , 。 8.秋天到了,天高云淡,秋水澄澈,田野变成一片金黄,真是美极了。请你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来&源:@迷*你*语^文%网] 上联: 秋 风 飒 飒 送 福 至
下联: 。 9.现在好多中学生都离不开手机,有的甚至成了低头族,上学路上看,课间看,有的甚至上课还在偷偷看??不知不觉间,中学生也成了“手机控”。如果你的同桌成了“手机控”,你如何劝说他(她)从中解脱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l)人不知而不愠( ) (2)博学而笃志( ) ..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条语录怎样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贤哉,回也!”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誉之词。这一则孔子所举的事例中,能
体现颜回怎样的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除了12、13题所涉及的两条语录外,你还喜欢文中的哪条语录?请抄写下
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zhuàn):鸟婉转地叫。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③向:在。 15.文中“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l分) 16.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什么样的生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来 源:w w w . 1 9 m i n i . c n】
我的邻居吴冠中
①九旬高龄的吴老,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古园一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
②他和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人都把他们当做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她三次脑血栓,他伴着她,寸步不离。他肩并肩搀扶着她,平和而亲昵。
③部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千次。万贯家财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人民币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
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④吴老脑勤而心静,不大愿意接待访客,大家知趣,尽量不去打扰他。一次,约好去他家说事,踏进家门后我大吃一惊。他的住房同我家的一样大小,都是一百零八平米,装修,依旧是洋灰地、木制的窗框窗格子,一应的原生态,书房之小,堪称牛室,哎呀,太委屈一个大画家了,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他的画作就是从这间普普通通的住房走出,进入国际画廊。
⑤吴老经常在我们的楼下买天津煎饼,卖煎饼的说:“老头人好,没有一点架子。一年,他送我一本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他是个大画家。”她还看见他去揭画时亲自抱着字画从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说抱得动的,没关系,马路边等车去。
⑥更令人吃惊的是吴老大清早买煎饼吃过后,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儿,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多么珍贵的文物啊!为了防范赝品行世,吴冠中破釜沉舟。
⑦一天,又邂逅他和她,便提到《他和她》。她飘着白发,扶着手杖,我的孙儿大声地喊:“奶奶好!”她无言地笑。《他和她》里正好写道:“她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于们都亲切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我说:“目下散文,写暮年亲情,无出其右者。”他摇头,我又重复地说:“吴老呀,你写的散文特别是《他和她》,空谷足音,人间哪得几回闻!开篇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就打动人心:‘她成了婴儿。’”最后几句话:“他偶尔拉她的手,似乎问她什么时候该结束我们病痛的残年,她缩回手,没有反应。年年的花,年年谢去,小孙子买来野鸟鸣叫的玩具,想让爷爷奶奶常听听四野的生命之音,但爷爷奶奶仍无兴趣,他们只愿孙辈们自己快活,看到他们自己种植的果木。”
⑧《病妻》的结尾更震撼:“人必老,没有追求和思考者,更易老,老了更是无边的苦,上帝撒下拯救苦恼的种子吧,比方艺术!”不尽的惋惜和眷恋,淡淡的垂暮之忧,却无一丝的沮丧和悲凉,大胸襟,大手笔,我辈怎能学得!又是微微一笑。
⑨三个月后,吴冠中走了,默默地走了。
⑩他丰满而瘦小,富有而简陋,平易而固执,谦逊而倔强,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人们觉得怪异,其实,不难理解。
⑧吴老逝世,我和学生去他家吊唁,向遗像深深鞠躬,献上“我崇敬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千古!方庄古园一区十三号楼邻居阎纲六月三十日敬挽”。然后看望老太太。她表示出热情,说:“来!坐!”频频让座。她脸庞清澄,微微含笑,平和如故,神态如昨。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