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集美大学2015系统集成方法考试重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3:38: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制作By:@MonochroMax

题型:选择单选、填空、简答、论述 第一章:网络工程设计概述

1.网络工程的定义P1

定义1:应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的原则,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系统结构的设计与实现、网络系统的规划与集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过程。

定义2:一般而言,网络工程师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合理选择各种网络设备和软件产品,通过集成设计、应用开发、安装调试等工作,建成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换言之,网络工程就是系统集成建设计算机网络的工作的集合。 2.系统集成的定义P2

系统是指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应用的一组元素的有机组合,而系统本身又可作为一个元素单位(或子系统或组件)参与多次组合,这种组合过程可概括为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的好处(填空、简述)P2 质量水准较高:选择一流网络设备厂商的设备和系统,选择高水平的具有资质的系统集成商通常能够保证系统的质量水平,建造系统的风险较小。 系统建设速度快:由多年从事系统集成的专家和配套的项目组实施集成工作,他们有畅通的一流厂商设备的进货渠道、处理用户关系的丰富经验,能加快系统建设速度。 交钥匙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会全权负责处理所有的工程事宜,用户则能够将注意力放在系统的应用要求上。 标准化配置:系统集成商会采用他认为成熟和稳妥的方案,由于系统集成商承担的系统存在的共性,使得系统维护及时且成本较低。 3.网络系统集成的特点 关注接口规范 关注系统整体性能

重视工程规范和质量管理 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 系统集成模型P3

第一步:用户需求分析阶段中,设计者将重点考虑用户的需求、约束和目标。 第二步:逻辑网络设计

第三步:物理网络设计与实现 第四步:测试

4.网络工程系统集成的步骤(简述)P4 ①选择系统集成商或设备供货商。 ②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③逻辑网络设计 ④物理网络设计 ⑤网络安全设计 ⑥系统安装与调试 ⑦系统测试与验收 ⑧用户培训和系统维护 5.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P5

网络设计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用户需求分析:网络的应用目标,网络的应用约束和网络

的通信特征。(网络的应用目标主要从用户的商业需求、工作环境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去分析,必须明确网络工程的应用范围、网络设计目标和各项网络应用。网络的应用约束主要应从商业约束和环境约束两方面分析,网络的通信特征主要从通信流量方面分析) 6.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与测试验收P7 ①网络协议测试 ②布线系统测试 ③网络设备测试 ④网络吞吐量测试 ⑤网络系统测试 ⑥网络安全测试

7.网络系统的四层层次模型P8 ①环境平台层 ②网络平台层 ③信息平台层 ④应用平台层

⑤除了上述4个层次外,该模型还包括一个贯穿四层的网络安全结构。该网络安全结构由在网络系统中保证信息在产生,处理,传输,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认证,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软硬件设施组成。 系统文档的作用P10

提高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能见度 提高设计效率

作为设计人员某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

记录设计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便于协调以后的系统设计、使用和维护 提供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培训的有关信息 便于潜在用户了解系统的功能、性能等各项指标 8.三种类型的系统文档P10

①开发文档:包括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可行性研究说明书和项目开发计划

②管理文档:包括网络设计计划,测试计划,网络设计进度月报及项目总结 ③用户文档: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维护修改手册和需求说明书 五个W P12

What、where、when、who、how、why 9.系统集成文档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①系统开发小组应设以为文档管理员,负责集中保管本项目已有文档的两套文本 ②开发小组的成员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保存一些个人文档 ③开发人员个人只保管与他自己工作有关的部分文档 ④在新文档取代旧文档时,管理人员应及时注销旧文档 ⑤项目开发结束时,文档管理员应收回开发人员的个人文档

⑥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需要修改已完成的文档,文档的修改需要谨慎小心 10.网络工程招投标的形式

①甲方自行组织施工或设备采购:甲方自行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项目施工或设备的采购。这类形势无明确的乙方来承担项目的建设。

②商务洽谈:甲方分别邀请几家有实力、资质的企业来进行商务谈判,以确定乙方或设备供应商

③邀请招标:甲方同时邀请3家以上符合招标要求的企业前来投标。对于这种情况,除需指定投标人范围外,其他环节与公开招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④公开招标:甲方通过公开媒体发布招标公告。所有符合招标要求的企业都可以前来投标。 11.P14project是用来画甘特图的,visio是用来画流程图和网络图的。

第二章:网络工程设计基础

1.从逻辑上讲构成因特网的所有网络实体均可以被抽象为两种基本构件:P34 称为链路的物理介质和称为节点的计算设备。 2.重要术语P34

①主机:能够使用因特网协议通信的计算机,包括路由器

②路由器:通过转发IP分组使主机之间能够进行网络级通信的主机

③链路:两台(或更多)主机之间的链路级的连接,包括租用线路,以太网,帧中继云等 ④网络云:一个无向的(可能是递归的)图。该图的顶点是路由器,其边是连接一对路由器的链路。用超过两台路由器连接的以太网络,帧中继云和其他链路,可以构模为用图的边全连接的网孔。注意,与一个网络云相连,即为通过一条链路与该网络云的一台路由器相连,该链路本身不是网络云的一部分。

⑤交换:一种特殊的链路,交换直接连接到或者通过一台主机连接到一个网络云,或者一个网络云连接到另一个网络云。

⑥网络云子路径:一条给定路径的子路径,其中的全部主机都是一个给定网络云的路由器。 ⑦路径摘要:形式为的序列,其中n≥0,h0和hn是主机,每个e1…en是交换,每个c1…cn-1是网络云子路径。 接入网P38

所谓接入网是指在业务节点接口(SNI)和与其关联的每一个用户网路接口(UNI)之间,由提供网络业务的传送实体组成的系统。发展接入网技术又两条技术途径:一条是通过对现有网络技术进行改造,另一条是研制新技术,目前主要包括xDSL和无线接入技术。 3.早期的网络设备(二层交换机)P43

①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主要用于扩展LAN的长度 ②集线器:可视为一种多端口的中继器

③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通过过滤处理标识帧的MAC地址,将两个或多个地址兼容的网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上单一的LAN。 4.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P44

二层交换机又称为交换机,它实际上是一个多输入/输出的智能化网桥。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从源端口读取帧,根据目的MAC地址,以极快的速度将帧交换到适当目的端口。交换机往往具有“自学习”功能,即当主机第一次发送数据分组时,交换机通过检查其源地址记住具体设备的位置(建立主机地址表)。交换机建立主机地址表后,就不再需要将数据分组发往所有端口,从而大大节省了网络带宽。如果交换机在查找主机地址表后,没有找到与某个帧相对应的目的端口,它将采取“洪泛”的方法向除到来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转发该帧。交换机通过处理帧的MAC地址,从一个输入端向一个或多个输出端转发分组,这为网络提供了一种增加总带宽的方法。 5.交换机的广播域和碰撞域P45

①碰撞域:描述了一组共享网络访问媒体的网络设备覆盖的区域。只要PC两两之间访问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并且这些端口配置为全双工的,它们就在一个碰撞域中而不会与其他PC产生通信碰撞

②广播域:是对广播分组直接到达的区域而言的。所有直接连接的二层交换机都位于一个广播域中,这与子网的概念对于。这意味着交换机不能隔离广播分组的传播,只有路由器才能起到在多个广播域之间进行“选路”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阻拦本地广播分组蔓延的WAN上。 6.链路聚合技术(trunk)和弹性链路的作用P46

链路聚合可将多个物理连接当做一个单一的逻辑连接来处理,它允许两台交换机之间通过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并同时传输数据,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大的吞吐量。该技术的特点是能以较低的成本通过捆绑多端口提高带宽,而其增加的开销只是使用了多条网线和多个端口,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子网的上行速度,从而消除网络访问中的瓶颈。另外,链路聚合技术还支持自动带宽平衡,即具有容错功能,即使链路聚合只有一个连接存在时仍然会工作,这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在高可用性环境中可采用弹性链路技术。其原理是将一组链路定义为主链路,另一组链路定义为备份链路,当主链路不能正常工作时,迅速切换至备份链路,最终保证交换机间的链路有可靠性和冗余性。

(弹性链路技术和生成树技术的区别:) 7.交换机类型:P47 根据物理结构: 独立式 堆叠式 模块化

根据交换机转发数据方式: 直通模式 存储转发模式

根据交换机是否支持SNMP网络管理功能,有时还将交换机称为智能交换机。 VLAN的优点 ① 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 ② 简化网络管理。 ③ 简化网络结构,保护网络投资。

④提高网络数据安全性,一个VLAN的站点接收不到另一个VLAN中的数据。 8.路由器中交换结构的交换方式P52 ①经内存交换 ②经一根总线交换 ③经一个互联网络交换 9.路由器的主要功能P53

①转发:将到达该路由器输入链路的分组,移动到适当的输出链路

②选路:当分组从发送方流向接收方时,路由器必须决定这些分组所采用的路由或路径 ③与网络接口:提供各种LAN和WAN的标准接口,方便地互联LAN和WAN

④ 网络管理:路由器支持多种网络管理功能,以实现对它的配置以及性监视等。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P55

假设两个使用IP 协议的站点A、B通过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发送方A开始发送时,把自己的IP地址与占地B的IP地址比较,判断站点B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若目的站点B与发送站点A在同一个自网内,则进行二层的转发。若两个站点不在同一子网内,如发送方A要与目的B通信,发送站点A要向“默认网关”发出ARP分组,而“默认网关”的IP地址其实是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模块。当发送方A对“默认网关”的IP 地址广播一个ARP请求时,如果三层交换模块在以前的通信过程中已经知道站点B的MAC地址,则向发送站A

搜索更多关于: 集美大学2015系统集成方法考试重点 的文档
集美大学2015系统集成方法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8akb9uviv58u612wq4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