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2009年9月 命题人:张禄明 审题人:候燕)
考试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为108分。完成时间为90分钟,请考生注意掌握时间。 2.选择题答案选出后,把答案写在指定的对应题目答案栏内。
3.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有两个大题,共22个小题,共56分。第Ⅱ卷有二个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4.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化学式NaCl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Cl
2、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D.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均吸引着6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B.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很低,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D.原子晶体中的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新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CO + Fe2O3
2Fe + 3CO2
B.Cl2 + H2O=HCl + HClO C.CaCO3 + SiO2
CaSiO3 + CO2↑
-
D.3CuS + 8HNO3=3Cu(NO3)2 + 2NO↑+ 3S↓+ 4H2O
6、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的反应中,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与作还原剂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1 B.4∶1 C.1∶1 D.1∶2
7、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8、根据实验目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配制稀硫酸溶净化、精制淀粉胶目的 实验室制O2 在铁制品上镀铜 液 体 装置 或 操作 选项 A B C D 9、对于放热反应2H2(g) + O2(g) =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能量相等
10、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分)
11、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反应Al2O3 + N2 + 3C
A.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12、将m1 g锌加到m2 g 20% HCl溶液中去,反应结果共放出n 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则被还原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
2AlN + 3CO合
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m1n5m2m2A.mol B.mol C.mol D.mol
6511.236.536.51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与足量H2反应,形成的共价数为nA B.0.5 mol Na2O2中含有的质子总数为19nA
C.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标准状况下,11.2 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14、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 + 10Z + 2XO?4 = 2X + 5Z2 + 8H2O
+
—
2+
②2A + B2 = 2A + 2B ③2B + Z2 = B2 + 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元素在反应①③中均被还原 B.反应Z2 + 2A = 2A + 2Z可以进行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
3+
2+
3+
—
—
—
2+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Z、X
15、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金刚石 晶体Si Na Mg B.SiO2 CsCl CBr4 CF4 C.HI HBr HCl HF D.CsCl RbCl KCl NaCl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 + 3H2O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 + H = CO2↑+ H2O 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 + 2H + 2Cl
3+
2++
—2+
—
+
3+
2+——2+
Fe(OH)3↓+ 3H Cl2↑+ Mn + H2O
2+
+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 + Cu = Fe + Cu 1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l);△H=+57.3 kJ/mol(中和热) C.S(s) + O2(g) = SO2(g);△H=-269.8 kJ/mol(反应热) D.2NO2 = O2 + 2NO;△H=+116.2 kJ/mol(反应热)
18、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也相同的是??????????????????????( )
A.SO3和SiO2 B.CCl4和KCl C.NaCl和HCl D.CO2和H2O
19、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Al、Cl、SO4 B.含有0.1 mol·L
-1 -1+
3+
-
2-+
Fe的溶液中:K、Mg、I、NO3
2+
+
+
2-
-
+
3+
-
2-
3+2+--
C.含有0.1 mol·LCa的溶液中:Na、K、CO3、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NO3、SO4
20、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则X为
A.当n=1时,X可能是Mg B.当n=1时,X可能是N2 C.当n=2时,X可能是S D.当n=2时,X可能是Fe
21、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a-damascone,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为:
,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3H20O
B.该化合物可发生聚合反应
C.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9 mol O2
D.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稀硝酸化后可用AgNO3溶液检验 2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Li + 2Li0. 35NiO2 2Li0. 85Ni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 Li B.充电时,Li0. 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计30分) 23、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 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H4 + 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
+
—
+
?NH3·H2O的合理结构是 (填字母)。
⑵ 沼气是一种很好的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 态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⑶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单质是( ),是非极性分子的 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A.氯仿(CHCl3) B.N2 C.BrCl D.NH2D E.CH4 F.H2O G.CO2 H.He ⑷ 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