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为了除去Fe,以提纯MgCl2,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Cl,所以加入了试剂,就一定会生成相应的氯盐,此时要考虑是否引入了新的杂质。
【详解】A. 使用氨水调节溶液pH,除去了Fe3+,但也生成了NH4Cl,引入了新的杂质,A错误;
B. 使用NaOH调节溶液pH,除去了Fe,但也生成了NaCl,引入了新的杂质,B错误; C. 使用MgCO3调节溶液pH,除去了Fe,也生成了MgCl2,无新的杂质生成,C正确; D. 使用Na2CO3调节溶液pH,除去了Fe3+,但也生成了NaCl,则引入了新的杂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点睛】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题中考察的是Fe3+和Mg2+形成沉淀对溶液pH的要求不同;同时,也要注意所加试剂是否会引入新的杂质。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2
C. SO2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也不再变化,而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等,所以该证据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错误; B. 该证据只能表明在某一个时间点,体系的组分是这样的一个比例,并不能说明这个比例不再变化,因此该证据不能说明平衡一定达到平衡,B正确;
C. SO2的转化率不再改变,说明v(SO2)正=v(SO2)逆,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C错误; D. SO3的生成速率与SO3的消耗速率相等,即v(SO3)正=v(SO3)逆,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B。
6.某种钢闸门保护法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SO3的生成速率与SO3的消耗速率相B. c(SO2) : c(O2) : c(SO3) = 2 : 1 :
3+3+
3+
5
A. 锌块发生氧化反应:Zn-2e= Zn B. 钢闸门有电子流入,可以有效减缓腐蚀
C. 若通过外加电源保护钢闸门,应将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 D. 锅炉内壁装上若干镁合金的防腐原理与该种钢闸门保护法原理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保护法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锌块作负极,钢闸门作正极,海水作电解质溶液,整个过程是锌的吸氧腐蚀。
【详解】A. 该保护法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锌块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 Zn,A正确;
B. 锌块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钢闸门,减缓了钢闸门的腐蚀,B正确;
C. 通过外加电源保护钢闸门,若将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则钢闸门作阳极,这样会加快钢闸门的腐蚀,C错误;
D. 镁的活泼性比铁强,锅炉内壁装上若干镁合金的防腐原理与该种铁闸门保护法一样,都是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C。
【点睛】该装置利用的原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我们已学过铁的吸氧腐蚀,凡是在水中的金属的腐蚀,几乎考察的都是吸氧腐蚀,需要搞明白哪个金属是我们不希望被腐蚀的,即哪个金属应该作正极,而负极的金属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也就是用来被“牺牲”的金属,这种保护法叫作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注意区别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7.对于下列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Cl2+H2OB. ZnS + Cu2+
2+
–2+
HCl+HClO,氯水中加入碳酸钙,漂白性增强
CuS + Zn2+,闪锌矿(ZnS)遇CuSO4溶液转化为铜蓝(CuS)
6
C. 2NO2N2O4 ΔH<0,将装有NO2的玻璃球浸入热水中,红棕色变浅
2CrO42-(黄色) +2H+,K2Cr2O7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橙色加深
D. Cr2O72-(橙色)+H2O【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氯水中加入碳酸钙,会使得HCl的浓度减小,从而增大HClO的浓度,使得氯水的漂白性增强,A正确;
B. 将ZnS投入到CuSO4溶液中,有ZnS
Zn2++S2-,由于CuS的溶解度更小,所以Cu2+与S2-
会结合生成CuS,使得溶液中S2-的浓度减小,增加了ZnS的溶解的量和电离的程度,最终ZnS转化为CuS,B正确;
C. 该平衡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将玻璃球浸入热水中,相当于升高体系的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红棕色加深,C错误;
D. 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r2O7的浓度增大,橙色加深,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C。
8.氯碱工业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M为负极
B. 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 C. 出口c收集到的物质是氯气 D. 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pH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饱和食盐水从a口进入,在出口变为稀食盐水,则可以推出Cl-在左侧电极放电,则该电极
7
为阳极,所以M为电源的正极;同理,稀氢氧化钠溶液从b口进入,在出口变为浓氢氧化钠溶液,说明OH-在右侧电极生成,则该电极为阴极,所以N为电源的负极。
【详解】A. 饱和食盐水从a口进入,在出口变为稀食盐水,则可以推出Cl-在左侧电极放电,则该电极为阳极,所以M为电源的正极,A错误;
B. 氯化钠在水中,本身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电离,不需要通电,B错误; C. Cl在左侧放电,所以出口c收集的物质是Cl2,C正确;
D. 右侧电极为阴极,该处产生OH-,则通电一段时间后,OH-浓度增大,所以pH增大,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点睛】在不知道阴极、阳极的情况下,需要将题目中的装置图仔细分析,从而判断出阴极和阳极。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目A 比较碳酸根与碳B 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 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 -
的 酸氢根水解程度 实验方案 A. A 【答案】A 【解析】
B. B C. C D. D
【详解】A. 比较两种离子的水解程度,需要使用相同离子浓度的溶液;室温下,Na2CO3的溶解性比NaHCO3大,则二者的饱和溶液中,两种物质的浓度不同,对应的阴离子浓度也不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