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在本子上,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 学生反馈交流。 5、揭题: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能够根据活动的信息提出问题,还把他给解决了,真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问题,我们先要干什么?再做什么? 生: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三、应用练习 1、师:生活中的问题你能解决了,那动物园的问题解决你会解决吗?,出示:p20做一做 (1)树上有几只小鸟? (2)跑了几只小鹿?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2、完成P21:T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补 五、 四、知识应用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问题,而且做得又对又快。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我们的教室里就藏着很多数学问题,你能发现吗?和同桌说一说。(师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 如:两个组的人数、卡片的字数等。 五、全课总结 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七、家庭作业: 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或是好朋友提个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 八、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数学信息 数学问题 13-6=7(人) 8+6=14(人) 16-9=5(人)
学 生 第九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P21—P2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逐步达到熟练。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构建学习材料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1T3 11-2= 8+6= 16-8= 9+7= 13-7= 12-5= 14-8= 15-5= 11-6= 12-9= 14-6= 17-9= (1分钟后停。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老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 教 师 引 思 用 师:汇报做了几道? 选取几位学生的信息。 师:你们能不能编一个数学问题?(若学生只说一共有几道题,老师则引导:如果只有这么一个问题,其他什么也没有,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谁能把问题说完整?) 如一共有12道题,已经做了5道,还有几道没做? 师:你看,在这个问题里,先告诉你几条信息?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12-5=7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这个问题编的非常成功,根据信息(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信息提问),谁还能编? 生可能: 生:一共有12道题,没做的有7道,已经做了几道? 生:已经做了5道,还有7道没做,一共要做几道? 生:没做的比做好的多几道? 师:选一个问题,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2、问题反馈 师:小朋友们真行!不但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而且还都解决了,老师实在佩服你们,下面就把你刚才做的口算情况也编一个问题,考考你的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说。 3、构建学习材料,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一次口算比赛,我们就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观察一下教室里的事物,或者根据班级的情况,编个数学问题。每个小朋友先想一想。(停顿半分钟)谁编出一个问题来了?并说说怎么解决。 生:第一组有5个男生,5个女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 二、计算练习 拨 1、找朋友(P22:T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2、比较大小(P22:T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出示P21:T2 你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解决,列式计算。 2、出示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3、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 4+9=13 13-9=4 13-4=9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课堂作业本 六、家庭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课 根据课堂学生提供的材料进行板书
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