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和c(OH-)同时增大,KW增大,但c(H+)和c(OH-)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和c(OH-)从1×10-7mol/L增大到1×10-6mol/L(pH变为6)。 ②酸、碱
向纯水中加酸、碱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w不变。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或OH-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W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H2O H++ OH- 变化 条件 平衡移 动方向 电离 程度 c(H+)与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 酸碱性 离子积 Kw 加热 降温 加酸 加碱 加能结合 H+的物质 加能结合 OH-的物质 ⑶水的离子积
在一定温度时,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 =c(H+)·c(OH-),25℃时,Kw =1×10-14(无单位)。
①KW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25℃时K Kw =1×10-14,100℃时Kw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度不变,Kw就不变。 例如,在25°C时,c(H+)=0.01mol/L的强酸溶液与c(OH-)=0.01mol/L的强碱溶液中,Kw = 1×10-14
⑷水电离的离子浓度计算
例:常温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的电离产生的C(H+)=1×10-12 mol/l,则下列肯定能共存的
离子组是 ( )
A、Cu2+ NO3- SO42- Fe3+ B、Cl- S2- Na+ K+ C、SO32- NH4+ K+ Mg2+ D、Cl- Na+ NO3- SO42-
2、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与c(OH-)的相对大小。 在常温下,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
酸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
Page 5 of 12
碱性溶液:c(H+) 思考:c(H+)>1×10-7mol/L (pH<7)的溶液是否一定成酸性? 3、溶液的pH ⑴表示方法 pH=-lgc(H+) c(H+)=10-pH c(H+)=m×10-nmol/L则pH=n-lgm pOH=-lgc(OH-) c(OH-)=10-pOH 常温下,pH+pOH=-lgc(H+)-lgc(OH-)=-lgc(H+)·c(OH-)=14。 例如,已知pH=a,则c(H+)=10-amol·L-1,c(OH-)=10-(14-a)mol·L-1。 ⑵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常温时) ①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1,pH=7。 ②酸性溶液:c(H+)>1×10-7mol·L-1>c(OH-), pH<7,酸性越强,pH越小。 ③碱性溶液:c(H+)<1×10-7mol·L-1>c(OH-), pH>7,碱性越强,pH越大。 ①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可图示为: ⑶溶液pH的测定方法 ①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出pH的范围,一般不能准确测定pH。 指示剂 变色范围pH 溶液颜色 甲基橙 3.1~4.4 石蕊 5.0~8.0 酚酞 8.2~10.0 无色→浅红→红 红→橙→黄 红→紫→蓝 ②pH试纸法:粗略测定溶液的pH。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部,随即(30s内)与标准比色卡比色对照,确定溶液的pH。 测定溶液pH时,pH试剂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使非中性溶液的pH测定产生误差);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以免污染试剂。 标准比色卡的颜色按pH从小到大依次是:红橙黄(酸性),绿(中性),蓝靛紫(碱性)。 ③pH计法:精确测定溶液pH。 4、有关pH的计算 基本原则: 一看常温,二看强弱(无强无弱,无法判断),三看浓度(pH or c) 酸性先算c(H+),碱性先算c(OH—) ⑴单一溶液的pH计算 ①由酸碱浓度求pH 强酸(HnA) c(H+)=nc(酸) 强碱B(OH)n c(OH—)=nc(碱) 弱酸 c(H+)=c(酸)α 弱碱 c(OH—) =c(碱)α ②已知pH求酸碱浓度 强酸(HnA) c(酸) =c(H+)/n=10-pH/ n 强碱B(OH)n c(碱) = c(OH-)/n=10-pOH/n 弱酸 c(酸) = c(H+)/α 弱碱 c(碱) = c(OH—) /α ⑵加水稀释计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