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1.真子午线方向,真方位角2.磁子午线方向,磁方位角3.坐标纵轴方向,坐标方位角
【442】坐标正算是指已知A点坐标xA、YA,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D和方位角αAB,求B点的坐标XB、YB。 坐标反算是指已知直线AB两点的坐标XA、YA和XB、YB,反过来计算直线的方位角αAB和两点间的距离DAB。 【443】罗盘仪是测定直线磁方位角的一种仪器,罗盘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磁针②刻度盘 ③瞄准设备(望远镜)
【444】写出推算坐标方位角的公式,井说明其中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445】观测值中为什么会存在误差?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性质不同,误差可分为哪几类? 【446】简述什么是过失误差?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 【447】什么是真误差?什么是似真误差?什么是最或是值? 【448】什么是等精度观测?什么是非等精度观测?什么是权?* 【449】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450】写出衡量误差精度的指标。 【444】α前=α后+180°±β
式中:α前是前一条边的方位角;α后是后一边的方位角
β是前后两条边的夹角,当β为左角时取正号,β为右角时取负号
【445】任何测量工作都是由观测者使用某种仪器、工具,按照一定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的,由于人们感觉和视觉的限制,仪器、工具本身不尽完善以及外界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因此观测值包含有误差。 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和误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三大类。
【446】过失误差:是粗枝大叶造成的观测误差,也称粗差,通过认真操作加强检核是可以消除的。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方向、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并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常数,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表现出偶然性,单个误差的数值、大小和负号变化无规律性,事先不能预知,产生的原因不明显,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447】真误差是观测值与真值之差;似真误差是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最或是值是真值的最优估值。 【448】等精度观测是指观测条件(仪器、人、外界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非等精度观测是指观测条件不同的各次观测。
权是非等精度观测时衡量观测结果可靠程度的相对数值,权越大,观测结果越可靠。 【449】①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有限性) ②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小性) ③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对称性)
④偶然误差的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近于零,(抵偿性)
【450】①平均误差:在一定条件下的观测系列中,各真误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 即:θ=[|△|]/n
②中误差:在一定条件下的观测系列中,各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m=±
③允许误差(极限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某一定限值,通常以三倍中误差或二倍中误差为极限值,称此极限值为允许误差。
④相对误差:是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
【451】试写出白塞尔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452】控制网分为哪几种?国家控制网有哪几个等级?
【453】直接用于测图的图根平面控制有哪些布设形式?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台? 【454】导线有哪几种布设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455】简述实地选择导线点时应注意的事项。 【456】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457】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目的和步骤是什么? 【451】白塞尔公式为:m=±
?vv?/(n?1)
式中:m为观测值中的中误差;V为似真误差(改正数);n为等精度观测次数
【452】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测定控制点子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按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
【453】直接用于制图的图根平面控制布置形式有导线测量和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用于场地平缓,
通视差的城市区,小三角测量适用于山区,它要求通视条件好,测边任务轻。 【454】导线的形式有:
①闭合导线;自某一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连续的折线仍回到原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闭合导线适用于块状割区。 ②附合导线:自某一高级的控制点出发,附合到另一个高级控制点上的导线,附合导线适用于带状测区。
③支导线;仪是一端连接在高级控制点上的仲展导线,支导线不能校核,故只允许引测2~3点。它适用于加密控制测量。 【455】选点非常重要,应注意争取:①图形良好②通视良好③控制良好④便于测角、量边⑤便于保存⑥便于扩展 【456】内容有:①选点及建立标志②量边③测角④连测(导线边定向或测连接角) 【457】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内业计算的步骤是:①资料准备②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③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④坐标增量计算⑤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⑥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458】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观测哪些数据?* 【459】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有哪些技术要求?* 【460】什么是水准点?什么是转点?
【461】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是什么?三角高程测量应用在什么场合? 【462】什么是地图?什么是地形图?
【463】什么是地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哪些种类? 【464】何谓比例尺的精度?它在测绘工作中有何用途?
【465】什么是地物、地貌、地形?地形图上表示地貌、地物的方法?地物符号按特性和大小的分类类型? 【466】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距?什么是等高线平距? 【467】什么是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
【458】观测数据有:后视尺黑面:下丝、上丝、中丝;前视尺黑面:下丝、上丝、中丝 前视尺红面:中丝; 前视尺虹面:中丝
【459】技术要求有:1.视距小于80m;2.前后视距差小于5m;3.视距累积差小于10m; 4.黑红面读数差小于3mm;5.黑红面高差之差小于5mm。
【460】沿水准路线按一定距离埋设的固定标石称为水准点,传递高程的点称为转点。
【461】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的水严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两点的高差,三角高程测量适用于地面起伏变化较大,进行水准测量比较困难,而此时三角点之间距离已测算求得,可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两点间的高差,推算高程。
【462】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裹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463】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464】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测田比例尺。
【465】地面上的道路、河流,岩层等称为地物,地面上高低起伏的状态称为地貌,地物和地貌统称地形。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表示地物的符号有:1.比例符号 2.非比例符号 3.注记符号 4.半比例符号 【466】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所连接而成的连续闭合曲线; 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467】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为了读图方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描绘,称为计曲线。 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有时为了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468】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469】地形图测绘的任务是什么?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有哪些?
【470】测图前有哪些准备工作?控制点展绘后,怎样检查其正确性? 【471】什么是视距测量?视距测量所用的仪器工具有哪些? 【472】写出视距测量斜视线时计算水平距离和初算高差的公式。 【473】视距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应注意哪些问题?
【474】试述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
【475】为避免碎部测量产生错误和减少误差,碎部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76】识读地形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477】地形图应用有哪几方面? 【468】等高线的特性有: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469】地形图测绘的任务是根据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缩绘成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有经纬仪测绘法,光电测距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绘法和摄影测量方法等。 【470】准备工作有:1.仪器、工具及资料的准备;2.图纸准备;3.绘制坐标格网;4.展绘控制点。
控制点展绘后用比例尺量出各相同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相应的实地距离比较,其差不超过图上0.3mm,否则展点有错
【471】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不受地面高低起伏限制等优点,虽精度较低,但能满足测定碎部点位置的精度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碎部测量中。 视距测量所用的主要仪器、工具是经纬仪和视距尺。
【472】水平距离:D=Kncos2a;算高差:h′=Knsin2α 式中:K--视距乘常数,K=100;n--视距间隔;a--竖直角 【473】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为减少垂直折光的影响,观测时应尽可能使视线离地面1m以上。 2.作业时,要将视距尺竖宜,并尽量采用带有水准器的视距尺。
3.要严格测定视距常数,K值应在100±0.1之内,否则应加以改正;
4.视距尺一般应是厘米刻划的整体尺.如果使用塔尺,应注意检查各节尺的接头是否准确; 5.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474】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A上量取仪器高度填人手簿; 2.定向:后视另一控制点B,拨水于度盘为0°00′00″; 3.立尺:立尺员依次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的标尺,读视距间隔n,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水平角β;5.记录:将测得的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依次填人手簿; 6.计算: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7.展绘碎部点: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展绘碎部点,并在点上标注高程。 【475】碎部测量应注意以下事项:
1.观测人虽在读取竖盘读数时,要注意检查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重新瞄准起始方向检查其变化情况;
2.立尺人员应将标尺竖直,并随时观察立尺点周围情况,弄清碎部点之间的关系(地形复杂时还需绘出草图,以协助绘图人员作好绘图工作)。
3.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晰,并做到随测点,随展绘,随检查。 4.当每站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在确认地物、地貌无测错或漏测时,方可迁站。
【476】为了正确地应用地形图,首先要看懂地形图,通过对地形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识读,可使地形图成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实地立体模型,以判断其相互关系和自然形态,这就是地形图识读的主要目的。 识读地形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图外注记识读 2.地物识读 3.地貌识读 【477】应用地形图可确定以下内容: 1.求图上某点的坐标和高程;
2.确定图上直线的长度、坐标方位角及坡度; 3.按一定方向绘制纵断面图;
4.在地形图上搐限制的坡度选定最短线路; 5.确定汇水面积;
6.平整插地时计算挖填方量。
【478】附合导线计算与闭合导线计算有何不同? 【479】利用地形图怎样确定直线的长度?
【480】利用地形图怎样确定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81】简述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一般方法。 【482】简述测设已知水平角的一般方法。 【483】测设点的干面位置有哪几种方法? 【484】简述测设圆曲线的方法。
【485】写出圆曲线要素,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和圆曲线弦长的计算公式。 【486】测设圆曲线的三主点需知道哪些要素?它们是怎样确定的? 【487】怎样测设圆曲线的三主点?
【478】不同之处:角度闭合差和增量闭合差计算公式不同;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fβ=α′终-α终,α′终=α始+n * 180°-∑β测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fβ=∑β测-∑β测,∑β测=(n-2)2180° 附合导线增量闭合表:fx=∑△x测-(x终-x始) fy=∑△y测-(y终-y始)
闭合导线增量闭合差:fx=∑△x测 fy=∑△y测
【479】有两种方法:
1.直接量测:用卡规在图上直接卡出线段长度,再与图示比例尺比量,即可得其水平距离; 2.根据两点间的坐标计算水平距离 DQP=
计算出距离后用比例尺在图上检核
【480】1.图解法:用量角器量测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AB和BA的坐标方位角α′BA,由于量测存在误差,则可按下式计算直线AB的方位角
αAB=(α′AB+α′BA±180°)/2
2.解析法:先求出两点的坐标(xA,yA),(xB,yB),然后按下式计算AB的坐标方位角:
【481】测设已知距离时,线段起点和方向是已知的,在给定的方向上根据给定的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得到线段的另一端,为了检核起见,应往返丈量测设的距离,往返丈量的误差,若在限差之内,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482】1.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盘左,盘右取中数的方法。如图:
2.将经纬仪安置在0点,用盘左瞄A,读取度盘数值;
3.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使度盘读数增加β角值,在此视线方向定出C′点。
4.为了消除仪器误差和提高测设精度,用盘右重复上述步骤,再侧设一次,得C″,取C′和C″的中点C,则∠AOC就是要测设的β角。
【483】1、直角坐标法 2、极坐标法 3、角度交会法 3、距离交会法
【484】圆曲线的测设通常分两步进行:1.先测设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主点(曲线起点曲线中点和曲线终点);2.依据主点再测设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加密细部点,详细标定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
【485】1.切线长:T=Rtg;2.曲线长:L=Rαπ/180°;3.外矢距E=R(sec-1)
4.圆曲线弦长:S=2Rsin;式中:R:圆曲线半径 α:圆曲线转折角 :待求弦所对的园心角 【486】1.测设圆曲线的三主点,要知道下面五个元素:
a.转折角; b.圆曲线半径R; c.切线长T; d.曲线长L; e.外矢距E
2.转折角。是实地测得的,半径R是根据地形和工程需要选定的,其他三个元素是计算得到的。 T=Rtg T=Rαπ/180° E=R(sec-1)
【487】1.将经纬仪置于转折点P,沿两个转折方向各测设距离T(切线长)就可以定出曲线起点B和终点E的位置;
2.再将经纬仪瞄准B点为零方向,将照准部转动(180°-α)/2的角度,得出外矢距的方向,在此方向上量取外矢距E的长度,就得到曲线中点M的位置。
【489】用偏角法测设园曲线细部点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偏角和弦长的计算公式。* 【490】用偏角法测设园曲线细部点有何特点?为提高其测设精度可采用什么方法?* 【491】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492】施工测量的特点是什么?* 【493】施工测量的原则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