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0:57: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梳理文言文考点,理解文言语法现象; 掌握停顿、短句的方法和规律 学会翻译,把握文意。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开篇词: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南通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外。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文言文句式、文言文断句、停顿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理解 一、导入语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二、课前热身

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菊,花之隐逸者也 B.士卒多为用者 C.甚矣,汝之不惠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问:怎么做出来的:

这道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其中A项是判断句,C项是谓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教师总结做题方法: ①掌握特殊句式的特点,特别是其标志性词语。②积累时,要记例句,不能脱离语境孤立记忆。 三、知识梳理

根据已学知识回顾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句式特点,并各找一例子。(学生交流,归纳) 1.判断句 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等形式。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④菊,花之隐逸者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 非死,则徙尔。 ⑥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2.被动句 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 如:①士卒多为用者 ②为予群从所得。

(3)没有语言标志,意义上表被动 如:帝感其诚。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通常分为三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弗之怠。” 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何陋之有?” (2)定语后置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置于句后作补语。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行者休于树”

“徐喷以烟”“屠惧,投以骨”

(4)主谓倒装 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幸哉,今日也。” 4.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④省略介词宾语。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固定格式

如??何:把??怎么样。如太行王屋何? 以??为:把??当作。 以虫草为林

??孰与??:??与??相比,谁??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得无??乎:怎能不??呢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不亦??乎:不是??吗 不亦乐乎? 四、课堂检测

从下面的语句中找出判断句和被动句。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④屠惧,投以骨 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⑦苛政猛于虎也 ⑧见渔人,乃大惊 ⑨刿曰:“何以战?” ⑩君将哀而生之乎 ●句子停顿和断句 一、导入语

文言断句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对文言句子能够正确地断句,可以看出同学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而考生要了解文言文断句的一般方法。 二、考题呈现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请学生总结刚才断句时感受。讨论划分 断句方略:

读文段,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明确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一般来说中考文言文文体主要是记叙性文段——把握事件梗概、有那些人物等等。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大的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再让学生断句。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 子 罕 曰 我 以 不 贪 为 宝 尔 以 玉 为 宝 若 以 与 我 皆 丧 宝 也 不 若 人 有 其 宝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的文档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93qs6tryf3qhtz4wkb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