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②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韩信拜将(2006年南通)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5分)(2007年南通)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①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③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旦盟羞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l—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2008年南通)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
“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4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4.正确翻译注意点
(一)要进行一定的积累,以便知识迁移。 (二)关键字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在句中寻出考点:寻主要句式、特殊用法、关键词义。对于关键字词,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推断,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三)避免常见的一些错误。常见错误主要有: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2)古义当今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
(3)字词翻译不到位。实词应尤其注意它的一词多义现象,挑选最恰当的一项进行翻译。虚词也应注意它的不同用法,尽量翻译准确、到位。 (4)随意增删句子的成分。在翻译时,有的同学可能会增删句子的成分。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应分清哪些是省略句,需要适当地添加成分;哪些是不需要翻译的语气词或辅助成分,可以不翻译,切不可随意增删。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五、课堂检测
【练习】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六、作业
中考范式复习p153 中2. “课堂拓展部分”《赵襄主学御》 ●文意分析和语句默写
一、归纳中考文言文阅读有哪几类题型? 明确:四类题型:
(1)词语理解辨析(2)翻译句子 (3)文意分析 (4)开放题型
下面着重从文意分析方面进行复习。我们阅读文言文,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还应该能够对文意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于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观点和表达方式。 二、课前热身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①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③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旦盟羞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l—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适:到??去 ②罢:了结,③讲:和解
23.读了上文以后,你觉得魏文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讲诚信、结好邻邦、有错就改、善于纳谏(从文中所写三件事概括得出) 学生交流解题方法 三、考题呈现
完成中考范式复习p155一段
本段很典型地呈现了四种文言题型,3、4、5题属于文段内容的理解。6题属于启示类题目 解题方法:
①注意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点。②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前后句之间的联系。③认真分析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 文段内容理解题解题思路: (1)读懂每句每段。
(2)理清行文的思路,弄懂文本内容。 (3)根据题干确定答题区域。
(4)在相应文字区域中提取、筛选信息。 (5)整合信息,简洁作答。
●分析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题的解题思路: (1)读懂每句每段。
(2)理清行文的思路,弄懂文本内容。 (3)揣摩文本主旨。 ●文意分析题答题注意点: 第一点、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点、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点、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第四点、牢记“答在文中,不在脑中”:不要凭主观臆断,想当然,要多读文本。
第五点、解答启示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四、课堂训练
完成中考范式复习p159一段 五、作业
完成中考范式复习p160—16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