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 4:56: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

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物资源,以及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是黄河流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点省份,自1982年建立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河南在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拥有信阳鸡公山、伏牛山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9.05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2.94%。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使河南省75%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纳入了自然保护区范围。

根据河南省政府批准的规划,今后,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将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为目的,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

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一.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称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置: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西起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地理坐标在北纬34°33′59\~35°05′01\,东经110°21′49\~112°48′15\之间,属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301 km;,跨度50 km,总面积68 000 hm2。该保护区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四个省辖市。 大天鹅是保护区三门峡段的主要保护物种 二.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2278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973 hm2,缓冲区面积7290 hm2,实验区面积7517 hm2。保护区范围在东经114°13′53″—114°52′30″,北纬34°53′13″—35°06′21″之间,包括黄河大堤以内(包括黄河滩涂、河心沙洲等陆地)以及黄河背河洼地区域。其北岸是:长垣县魏庄镇(35°06′21″N,114°52′30″E)至封丘县荆隆宫乡与原阳县交界处(34°53′13″N,114°13′53″E)。其东岸是河南与山东省界,南岸是:开封市兰考县至封市水稻乡。调整后的保护区设2处核心区,分别位于保护区的东部和西部。东部核心区位于封丘县李庄乡至长垣县魏庄镇以东的黄河主河道, 西部核心区位于封丘县陈桥乡南侧的黄河河道。

目前已发现鸟类有13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天鹅、灰鹤等39种,每年在此路过、停留、栖息、越冬和繁殖的候鸟达数万只,这在中国内陆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实属罕见。

1

三.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56600 hm2,以猕猴、金钱豹等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该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济源、沁阳、修武和辉县四县(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2′-112°52′,北纬34°54′-35°16′。

保护区所处的南太行山前平原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濒漳河与河北省毗邻,西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是中国第二、三阶梯过渡地带,地势基本呈现西高东低态势,由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构成,生物多样,资源丰富。包括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济源5个地市,总面积为24343.1 km2。总人口为1654.83万人,人口密度约为679.8人/ km2。

太行山猕猴保护区以保护太行猕猴及其生态环境多样性为主,其中太行猕猴现有3群3000只左右。猕猴属灵长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四.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置:位于伏牛山脉南麓的西峡、内乡、淅川、镇平县境内。自然保护区面积78015 hm2。南阳恐龙蛋化石群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恐龙蛋化石群。 五.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3°05′,北纬32°45′-34°00′,行政上属于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保护区由西峡老界岭黑烟镇、黄石庵、南召宝天曼、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鲁山石人山等6个保护区组成。 生物资源

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区内维管束植物有2879种,其中有中国特有属37个,单属种59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等32种;野生动物中兽类有62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86%,鸟类有213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昆虫的种类则超过300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麝、大鲵等50多种。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6.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置:东经111°47′~112°04′,北纬33°20′~33°36′。保护区南北长28.5 km,东西宽26.5 km,总面积9304 hm2。 保护区类型: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以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作为主要保护对象

气候:宝天曼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2

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7.3%,汇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植物2911种及变种,隶属256科、1054属,占河南植物总数的73%,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大果青杄、银鹊树在河南省其他地区尚无分布,是河南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果树110余种、野生花卉436种、野菜类植物173种、药用植物1055种,是河南省乃至中国动植物基因库。 动物资源: 有陆生野生动物201种,隶属64科。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南山地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2006年,国家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通过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扩大方案,扩大后的保护区管理区域由此前七个互不相连的林区整合为两大部分,面积由目前的9304 hm2扩大至23198 hm2。 7.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过渡类型及珍稀野生动植物。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坐标:东经114°01′-114°06′,北纬31°46′-31°52′。

面积:全区面积2917 hm2,天然林面积1817 hm2,人工林面积1100 hm2。 位于河南省信阳县境内,面积2917 hm2。 8.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罗山县最南端,距信阳市32 km。总面积4.68万 hm2,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署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董寨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包括东经114°18'至114°30'(约20 km),北纬31°28'至32°09'(约32 km),总面积4.68万 hm2。保护区内分布着高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昆虫700余种;鸟类237种,种类占河南省的79%,全国的2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9种,列入《中日候鸟类保护协定名录》的有95种。鸟类中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最为著名,其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

9.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地处新县境内。总面积1058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700 hm2,缓冲区面积1520 hm2,实验区面积4360 hm2。

地理坐标:在东经114°45’-114°48’,北纬31°36’-31°41’之间。

3

土壤为在花岗岩基岩上发育形成棕色森林土,厚度多在25-30 cm以上,肥力高,pH值5.5—6.5之间。连康河贯穿全境,将保护区分成东西两部分,流入陡山河。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约2000种,其中木本植物75科159属300种。现仅存黄山松和马尾松与栎类的天然次生林,覆盖率达70%,共内主要树种有麻机、桂皮烁人株、郴砾、青冈栋龙山松、马足松、油松等。

十.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两省交界的灵宝市西部、小秦岭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4°23′~34°31′,东经110°23′~110°44′,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31km,南北宽12km,总面积15 160hm2;,森林覆盖率81.2%。

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区内各种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 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7科708解1958种。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56%,其中蕨类植物20科51属132种、裸子植物有5科10属18种、被子植物112科647属1808种。 十一.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淅川县境内,总面积64027 hm2,其中陆地面积31458 hm2,水域32969 hm2,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以保护水生和陆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朱鹮等,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鸳鸯、隼、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杜仲、银杏等。保护区的兴建,对保护物种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将产生重要作用。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东部,卫辉市和延津县接壤的黄河故道以及封丘县境内的黄河滩涂和背河洼地。保护区总面积24780公顷。198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天鹅、鹤类等珍禽及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共有鸟类13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34种。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水禽栖息越冬地,也是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具有潜在的科研开发及生态旅游价值。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况

本区地处中国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其地貌特征为黄河改道后历史遗留下来的背河洼地、槽形洼地和广阔的黄河滩涂,水源来自汛期的地表径流、引黄退水和地下水,是中国中原人口稠密地区难得的一块天然湿地。区内生态环境多样,物种丰富,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是南北方动植物类群交汇处及通道,也是鸟类南北迁徙的主要途径和华北水禽越冬的北界。目前已发现鸟类有13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天鹅、灰鹤等39种,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候鸟有80余种,每年在此路过、停留、栖息、越冬和繁殖的候鸟达数万只,这在中国内陆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实属罕见,因此,更显

4

搜索更多关于: 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的文档
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94ck1a2m79epjx24kk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