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安全文化与企业本质安全
引言
“本质安全”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本质安全型企业就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的人、物、系统、制度达到安全和谐统一,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从传统的“要人安全”的管理方式向现代的“人、装备、环境、制度本身就安全”的本质安全型转变,最终实现企业零事故。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和本质安全管理措施。而杜邦200年来形成的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对本质安全的具体解释,用杜邦安全文化来指导企业的本质安全,将会使企业的本质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杜邦的安全文化
1802年,杜邦公司成立,在第一个100年里,杜邦主要是一家火药制造商,特殊的行业造就了杜邦对安全的重视。杜邦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出安全条例的公司。杜邦公司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并把安全、健康和环境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
据2001年统计,杜邦公司属下的370个工厂和部门中,80%没有发生过工伤病假及以上的安全事故,至少50%的工
厂没有发生过工业伤害记录,有20%的工厂超过10年以上没有发生过安全伤害记录。2003年9月9日杜邦公司被《OccupationalHazards》杂志评为最安全的美国公司之一。
杜邦200年来逐渐形成的企业安全文化即:杜邦把安全、健康和环境作为其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每位员工不仅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而且也要对同事的安全负责。这种个人和集体负责的概念,连同以任何事故都可预防的信念为指导原则,企业上下一致实现零伤害、零疾病、零事故的目标。其结果为杜邦在工业安全方面奠定了领先地位,具有非凡的记录,并在安全管理方面享有全球的信誉。杜邦所取得的成就与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是分不开的。杜邦十大安全理念是:(1)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2)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3)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4)安全是被雇佣的条件;(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6)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7)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8)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内安全同样重要;(9)安全操作是一项精明的生意策略;(10)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
杜邦安全理念与本质安全
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与本质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本质安全的指导原则,具体是:
(1)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所谓“本质安全”,来源于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由此演绎扩展为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一些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如果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那么企业发生事故就是偶然的,而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也就是说本质安全追求的是零事故。
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这是对本质安全的解释,也就是说追求零事故就是在做本质安全。从杜邦公司可以明显看到,拥有600名员工的杜邦深圳工厂自1990年投产至2005年保持了16年工作内没有伤害事故、8年工作外无伤害事故。
(2)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管理者的安全承诺和安全管理的“有感领导”。所有安全管理规定总是自上而下从最高管理者开始实施,管理者必须在工作人员中树立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的榜样,同时必须在实施安全规定的过程中提供资源保障。它所保证的是管理人员为本质安全型人员,也保证了本质安全管理措施。
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即科学的安全管理是控制事故的决定性和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措施,就目前而言,设备和机具的
本质安全化受科技、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本质安全化程度和发展在各行业、不同企业不均衡;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受成本、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变数很大;人的本质安全化受员工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影响较大,不同企业人员的本质安全化素质的差异更大。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化,依靠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可弥补以上因素的不足。
(3)安全是被雇佣的条件,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无数的实践证明,单纯靠改善设备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运行,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人员的本质安全化,要求操作者有较好的心理、生理、技术素质,即有想(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会(安全技能+专业岗位知识)、能(能遵守制度+能创造安全环境+能正确操作设备),要加强本质安全化和法制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
没有良好的素质,就难以保证安全生产。只有每个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技术素质和强烈的生命观念,才能使员工更加珍爱生命,不断增强自身的自主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自觉安全生产。这就是本质安全型人员的思想。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目标最终也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状态、安全自保能力、业务技能、文化素质等)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