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本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本质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本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结合杜邦安全理念,要在三方面采取措施,以确保人的本质安全:一是在员工培训上,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力戒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要注重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个人操作技能达到本质安全;二是要通过“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思想的渗透,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使员工具备风险应变和危险处理能力;三是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建立全员安全管理模式。全员参与说明创新安全型企业,不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更是集体的事,与企业每个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企业的本质安全化只能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员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大家的事,而不只是管理者的事,并具备安全管理的基本能力。
(4)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内安全同样重要。杜邦从1953年开始考查员工下班后的安全表现,并提出了一些要求,包括员工在家里做家务受了伤,也要向公司汇报。从那以后,员工下班后的安全情况得到大大的改善。正如一本杜邦内部刊物上所说的那样:“安全不只是一个名词和口号,它与我们
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决不可有一丝妥协。”
这条原则考查的是人们的安全意识。要想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就必须在思想中牢牢树立安全意识。一旦树立了安全意识,那么员工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远离事故,成为一个24小时的本质安全型人员。
(5)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操作隐患主要来自于机器设备的非本质安全化;安全隐患不仅包括机器设备的非本质安全化,它还包括环境的非本质安全化。要实现本质安全,作业环境和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是基础,也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本的保证。而要实现作业环境的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就必须保证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工艺和技术安全。
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即选用的设备既要考虑其生产效率,又要考虑安全可靠性。如果员工使用的设备和工具都具有本质安全型的性能,就可以弥补因人的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即生产场所应确保职工的作业安全,在空间、气候等方面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可以描述为“桥”的理论,过独木桥人很容易掉下去,全凭技巧和胆量、运气。如果现在的是桥面宽阔、护栏高大的钢铁大桥,行人不必小心翼翼,无论是跑还是跳也不会掉下去。这样可以减少因人的素质缺陷而引起的事故。
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可以引进“5S”现场。5S就是清除(Seiri)、整顿(seiton)、清扫 (Seiso)、标准(Setketsu)、自律(Shitsuke)五个项目,因这5个单词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字母“S”开头,故简称为5S(见下表):
5S步骤表
步骤 1 2
警句 如果犹豫不决,即可马上扔掉。 每一物件都有其位置,每一物件都在其位置上。 名称 清除 整顿 行动 清除工作场所中不需要的一切物品 安置所有物件,做到举手可得 3 清扫 清洁并根除肮脏的来源 通过本质上的清洁,达到不需要清洁。 4 5 标准 自律 设定最佳日常工作程序和标准 使5S变成员工的第二本能 一眼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的自律越少越好 (6)安全操作是一项精明的生意策略。安全可以避免损失、节约成本,同样可以带来利润。商业嗅觉敏锐的杜邦很快意识到这一点。尽管杜邦在全球实施“安全管理”策略的初衷是服务自身,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杜邦发现,很多客户对杜邦的安全体系感兴趣,希望建立起与杜邦一样的安全管理体系,降低成本并塑造可靠的企业形象。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将会使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本质安全要求安全操作,而安全操作无疑会产生良好的经济
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会使企业更有财力创建企业的本质安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安全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于众多国内企业来说,我们不期望所有的企业能够把安全当作一个产品,但把资金投入到安全上,从长远考虑成本没有增加,因为预先把事故损失带来的赔偿投入到安全上,既挽救了生命,又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消费者对企业更有信心,反而带来效益的大幅增长,使本质安全可以成为企业的另外一张名片,而且会产生相当程度的社会效益,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