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同我们今天新课程的教育要求和我们新世纪的育人目标基本是吻合的。
二是苏霍姆林斯基有一颗终生爱孩子的心。把自己毕生的“爱”献给了教育,献给了孩子们。在今天的中国教育界, 接受教育的儿童和孩子们被放在了非常尊重的位置,因而“爱”孩子的思想和作法,非常容易引起教师读者的共鸣。 三是苏霍姆林斯基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苏霍姆林斯基23年年如一日地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每天坚持早上5点至8点从事写作,白天亲自上课、同教师们一起听课评课和参加教研活动,并兼任班主任,晚上则整理教育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他整整花了10年时间,跟踪观察和研究学生从童年到青年的各种表现,对3700多名学生作了观察记录,积累教育教学资料2000多本,先后转化了107名差生,都作了详细产记录。此外,他还勤奋阅读了国内外各种教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学习经验。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在生前即获得了崇高的荣誉,先后被选为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教师”、并被授
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但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从没有脱离帕夫雷什中学的师生和课堂,直至最后逝世。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现,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他把终生献给教育和孩子的做法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的语言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凡阅读过苏霍姆林斯
基专著的教育者,无不为其生动优美的文字所吸引。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有以下三大特色:第一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教育理论,也没有玄奥晦涩的学术概念,作者犹如同朋友叙话家常,语调亲切平和,道理简单明了,如同聆听一位教育长者的谆谆教诲,如同聆听一位教育智者的娓娓叙谈。第二语言浅显,富有哲理。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的许多语言,在浅显的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儿童和阅读的成年人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第三是如诗如画,生动优美。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文字水平高超的文学家,运用生动的描述性的语言,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等句
式。阅读他的论文中的事例,如同阅读一篇篇充满爱心的优美的小小说;阅读他的描述性的文章,如同阅读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
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学习,多年来,一大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在实践中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以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其中有魏书生、李镇西、李吉林、吴辰等。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魏书生曾说:“多年来,为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我倡导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实践苏霍姆林斯基,从读教育名著开始,制定一生的读书计划,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正滋养着中国一大批青年教育家茁壮成长着,越来越多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中国教育改革家正向我们一路走来。 苏霍姆林斯基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他坚持不懈的读书和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录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写下了41部教育专著,600余篇童话和故事,个人藏书多达1.9万册。他热
爱学生,热爱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他30年如一日坚持写教育日记,他的一生为帕夫雷什中学贡献了毕生精力,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永远闪光的宝贵的教育财富。作为教师来讲,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积极撰写教育日记,是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在2007年7月23日,我建立了个人新浪读书博客。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料和教育日记全部发在了上面。并在上建立了教育日记专栏,结合自己的读书和教育教学经验,尝试撰写教育日记,一发而不可收,觉得大有收获。到目前已撰写了630余篇,计30万字,已在全国知名报刊上发表20余篇。我撰写的教育日记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日常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感悟和体验,特别是对一些教育教学细节的反思,二是自己成长过程的思考和感想。三是自己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和文章的收获和体会。近年来,在认真精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经典著作之后,我记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也写下了许多篇体会与思考的文章。我的“逍遥行者”新浪读书博客先后获得潍坊市2008年、2009年度教师博客评选一等奖。
后来,为了同全国教育研究者交流探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收获,我还在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