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资料精品 C. 账面价值 D. 内在价值
7. 无偿增资发行的发行对象是:( ) A. 原股东
B. 与公司有特定关系的第三者 C. 社会公众 D. 内部职工
8. 促使股票价格上涨的因素是( )。 A. 利率提高 B. 货币供给量减少 C. 战争
D. 企业盈利提高
9. 从理论上讲,股票的清算价值与下列哪个一致( ) A. 票面价格 B. 发行价格 C. 账面价值 D. 内在价值
10. 公司重整的权力机构是( )。 A. 检查人、重整监督人、重整人组成的机构 B. 债权人会议 C. 关系人会议 D. 股东大会
11. 下列价格中表现为股东权益的是( )。 A. 票面价 B. 发行价 C. 账面价 D. 清算价
12. 信誉度最高、利率最低的债券是( )。 A. 外国债券 B. 金融债券 C. 公司债券 电大资料精品
D. 国家债券
13. 兼并指的是:( ) A. 吸收合并 B. 新设合并 C. 承担债务式合并 D. 购买式合并
14. 以下哪一个不是吸收合并的特点?( ) A. 降低合并的费用 B. 手续简便
C. 可以保持公司的连续性 D. 易于公平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 15. 公司破产是以保护( )为主。 A. 股东 B. 债权人 C. 职工
D. 公司相关利益者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哪些公司可以发行公司债券?( ) A. 股份有限公司 B. 国有独资公司
C. 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D. 所有的有限责任公司
2. 公司合并与公司联合的区别表现在:( ) A. 合并行为会引起原主体资格的变更 B. 合并行为会引起公司全部资本的转移 C. 合并行为会引起公司部分资本的转移 D. 合并与联合具有不同的法律程序 3. 下列哪些属于公司合并的特点?( ) A. 是一种法律行为 B. 引起原主体资格的变更
C. 与公司联合具有相同的法律程序
电大资料精品
D. 涉及公司全部资本的转移
4.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 ) A. 利益目标不一致 B. 信息不对称 C. 责任和风险不对等 D. 收益不同
5. 资本市场的约束包括:( ) A. 债券市场 B. 股票市场 C. 企业利润 D. 主银行制度
6. 我国股票期权受益人的范围主要限定为以下哪几类?( )
A. 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B. 技术骨干 C. 经营骨干 D. 有突出贡献的员工
7. 公司债券与股票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 A. 都是筹资手段 B. 都是虚拟资本 C. 价格形成具有特殊性 D. 具有流动性
8.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 股票的风险大于债券的风险 B. 股票的收益没有债券的收益稳定 C. 股票比债券的期限长 D. 股票与债券的性质不同
9. 公司债券的发行目的包括( )。 A. 增加自有资本 B. 扩大资金来源 电大资料精品
C. 减少税收支出 D. 降低资金成本
10. 许多专家认为,标准普尔指数比道.琼斯指数更能全面地反映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是因为标准普尔指数( )
A. 包括的股票范围广泛 B. 样本股票是随机抽样的 C. 析股现象增加
D. 以股票的交易额为权数计算得出 06任务
一、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鹰牌控股新加坡上市
成绩优异的鹰牌控股偏居于广东省佛山石湾镇的一个小地方, 1987年,庞润流出任厂长,将鹰牌的产品定位调整为高档陶瓷产品,开发出当时中国国内罕有、在国际上也属于前沿的大规格瓷砖和用于圆柱及弧面墙壁装饰的瓷砖。此举大获成功,鹰牌称为当时国内唯一大规模制造一平方米大砖片的生产商,在这一领域的利润达50%以上。在新加坡上市前夕,鹰牌已有12家子公司,1998年销售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利润超过2亿元人民币。
1999年2月8日,鹰牌控股首次在新加坡股市公开交易,这是中国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乡镇企业。鹰牌控股上市时机不佳,因为1998年适逢亚洲股票状态最差的一年,新加坡的股票发行只及1997年的40%。更糟糕的是该公司财务总监黎汝雄到达香港开始做巡回路演的同一天,以香港为基地的广东粤海集团因负债30亿元而倒闭,这则坏消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投下了一片阴影。出人意料的是,鹰牌1月28日在新加坡正式开始招股,招股说明书刚刚发出,90%的配售股票就被私人机构抢购一空。
电大资料精品
剩下10%的配售股票在新交所挂牌上市时也被超额认购。此次鹰牌共发售2.3亿股,筹资超过3300万美元,获得2.54倍的认购额,发行市盈率为7.3倍。与过去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认购额相比,虽此结果不算理想,但在当时已实属不易。鹰牌控股的主承销商、新加坡发展银行资本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简锡霖宣布“这是新加坡1998年以来美元计价的最大的一次成功招股活动”。
“第二豁免”,此前只有珠光发展被获准无需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文。“这可能和外方持有的鹰牌控股股份超过半数有关”,一位投资银行人士说。不过,按照当时刚公布的中国《证券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证券或者将其证券在海外上市交易,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也就是说,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在境内注册的外资企业,到境外上市都必须经鹰牌控股打算上市时,选择在香港还是新加坡,曾有一段时间举棋不定,最终鹰牌控股的“新加坡背景”决定了在新加坡上市。1996年,鹰牌与新加坡的财团开始结识。当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希望吸引中国企业赴新加坡上市,他们到中国国家建材局询问,中国哪家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会保持强势。当时国家建材局推荐了鹰牌。经过9个月的调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决定与鹰牌合作,购买了鹰牌30%的股份,成为鹰牌控股的第二大股东。鹰牌还向风隆国际有限公司、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和中国国际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转让了部分股权。选择在新加坡上市的另外原因是,新加坡股票交易所给予鹰牌控股上市豁免优惠。
按照惯例,外资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公众持有该企业上市证券的最低百分比必须为已发行股本的25%,而鹰牌股票的总发行量只占鹰牌经扩股后总资本的20%。香港也要求企业上市证券最低为总股本的25%。鹰牌控股财务总监黎汝雄表示,面对市盈率偏低的状况,他们要预留部分股票作日后之用。鹰牌公司首先在百慕大注册一家鹰牌控股公司作为上市的“壳”,好处是注册程序简单,可以得到减少风险、逃避外汇管制和合法避税等便利和优惠。
接下来就是要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幸运的是,鹰牌通过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时,证监会认为只要公司向当地政府申请便可。鹰牌很容易就获得广东省证券委员会的批文。这一事件被证券业内称为电大资料精品
过证监会批准。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的解释是,批准并不等于审批,备案也是批准的一种形式。当时香港联交所的人士希望中国证监会在处理大陆民营企业或者其他境内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问题上能以备案形式解决,而证监会也倾向于采用这种模式。不管怎么说,鹰牌一路顺风。鹰牌控股的一位人士说:“幸运的不敢让人相信。” 认真阅读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鹰牌为什么会如此幸运? 2.鹰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要求:案例分析采用讨论的形式,先在网上下载案例与问题,自己独立分析后写出分析报告(或叫发言提纲),小组讨论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在网下进行,由试点单位根据当地情况决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指导教师都应给予指导。讨论完毕后,每小组网上提交一份讨论与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小组内每位学生的发言提纲、讨论题目、讨论时间与地点、参加者名单、讨论过程记录、讨论结论报告。发言提纲不少于500字,讨论结论不少于800字。 答案:
1、鹰牌为什么会如此幸运?
从鹰牌在新加坡上市的一帆风顺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诸多方面的豁免大大加快了它上市的进程,但是市场毕竟是理性的,不会总建立在偶然因素上运作。任何一个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想获得真正成功就要经得起市场的
电大资料精品
持久考验和积淀。因此,在该企业幸运上市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鹰牌控股在同行业的良好业绩,这也是任何企业能够成功上市的首要条件。即使是在逆市的情况下,稳固的利润保证和管理者的有效协调同样能获得理性的投资者的认同。新加坡的投资者正是看到了鹰牌在建筑陶瓷生产行业领域,特别是在中高档产品上的不俗表现,证交所是亚洲最具国际化的股市,上市公司中1/5来自海外,外国公司市值占38%;上市的600多家公司中,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占36%,含高科技的服务业也占10%;股票的相对流通性(交易值与市值之比)较大,中资企业股票的平均换手率更高达100%;新交所的上市标准较为宽松,入市的门槛较低,二级市场成熟,企业増发股票没有再加上有一批“懂得如何控制成本、设计新产品并把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的领导团队,理应能取得不错的销售额。即使它只是一家乡镇企业,也同样是一块值得雕刻的璞玉
鹰牌作为当时国内唯一大规模制造一平方米大砖片的生产商,在这一领域的利润达50%以上。在新加坡上市前夕,鹰牌已有12家子公司,1998年销售额超过11亿元人民币,利润超过2亿元人民币。该企业幸运上市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鹰牌控股在同行业的良好业绩,这也是任何企业能够成功上市的首要条件。即使是在逆市的情况下,稳固的利润保证和管理者的有效协调同样能获得理性的投资者的认同。 2.鹰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1)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到海外上市具有强烈的意愿。2000年以前,中国证券市场实行首发配额制。2001年起上市发股实施通道制,通道仍然有限,加之全国具有主承销资格的券商有限,每年只能推荐一定的企业首发,且企业在进行重组后仍需经过一年的辅导期方可上市,因而企业在国内上市需要有较长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2)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得海外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逐渐看好中国概念股。据悉,近年投资在新加坡的新上市中资企业的回报可高达50%甚至数倍,远高于一般风险基金30%左右的回报率。
(3)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具有其比较优势。新加坡电大资料精品
时间限制,也不受利润表现限制。同时,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具有自由的经商环境,可享有政府优惠税收政策,新交所则具备健全和透明的监管制度,当地的国际基金机构和经理交易活跃。 (4)新加坡政府积极鼓励中资企业到新加坡上市。中国入世之后,新加坡提出了“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的“中国战略”,政府设立了跨部门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吸引和协助更多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到新加坡上市。2002年3月,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计划在近3年内吸引至少100家的中资企业到新加坡安家落户,并进一步吸引其在新加坡上市,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也拟在近两三年内每年可以吸引多达20家中资企业到新加坡上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