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生物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9 20:04: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关于蛋白质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于需要对蛋白质直接改造,因此操作更难

B.由于蛋白质不能遗传,因此蛋白质工程的产物不能大量生产 C.蛋白质工程也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基因

D.蛋白质工程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在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2.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其原因不包括( )

A.目的基因无法插入受体细胞DNA B.目的基因无法复制

C.目的基因无转录所需的启动部位

D.目的基因与受体细胞遗传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 B.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产生生物多样性

C.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是指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多种基因型后代 4.下列有关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双链DNA中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DNA连接酶可催化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C.Ecoli DNA连接酶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来的,它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D.T4DNA连接酶既可连接黏性末端,也可连接平末端,但连接黏性末端的效率较低 5.如图为科学家利用耐盐碱植物中的耐盐基因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系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阶段Ⅰ、Ⅱ应用的技术分别是DNA重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对耐盐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C.可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探针来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进入了目的基因 D.可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耐盐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6.某科研所为防治SARS,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了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以获得相应的B细胞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一定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能诊断出SARS病毒感染者 7.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过程需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④过程是再分化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8.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裂时期胚胎中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不断减小

B.供体超数排卵过程需要是注射有关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原细胞并完成减数分裂 C.对胚胎细胞中DNA进行PCR扩增,用SRY特异性探针检测,出现阴性反应者为雄性 D.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和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等特点 9.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有漏选的只能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开始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B.受精过程中,顶体酶可溶解卵丘细胞和透明带,为精子入卵提供通道 C.在卵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D.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

12.某一品系的棉花野生型植株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如图为构建转基因植株M(抗虫、抗除草剂)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Ti质粒作为运载体的优势是其具备控制质粒转移的T-DNA片段 B.为防止自身环化及相互连接,准备工作①中应至少使用4种不同的限制酶

C.过程⑤可能依次经历了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胚状体、完整植株的过程 D.基因A、B可能插入到细胞M的染色体上,但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13.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培养出的杂种细胞可能会随机丢失来自人细胞的染色体。在丢失人的1号染色体的融合细胞中,不能合成人的尿苷单磷酸激酶。下列有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

A.与人和小鼠细胞相比,融合细胞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B.研究方法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细胞融合诱导技术 C.融合细胞经过培养,能实现细胞的全能性 D.尿苷单磷酸激酶的基因很可能在1号染色体上

14.芦笋是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性染色体为XX(YY型个体能正常存活且可育)芦笋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过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雄株甲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植株乙相同 B.雄株甲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都有减数分裂的发生 C.植株乙和植株丙性染色体组成是XX或YY

D.雄株甲、植株乙和植株丙的培育过程中均有基因重组 三、非选择题

15.Bar基因存在于青麻、黑麦草等生物体内,其编码的酶可使除草剂草丁膦失去毒害作用。培育转Bar基因大豆,对于控制豆田杂草有重要意义。为了把Bar基因导入大豆细胞,需将Bar基因插入pUcl8质粒中构建中间表达载体,然后与Ti质粒重组为重组表达载体系统。如图为pUcl8质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利用黑麦草与大豆进行有性杂交的方法让大豆获得Bar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中间表达载体时,为了便于筛选出含有Bar基因的重组质粒,需将Bar基因插入到pUcl8质粒的________中形成重组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在添加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菌落呈白色的即为含中间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

(3)中间表达载体需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__中才能将Bar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通过____________法直接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豆细胞的原生质体。导入Bar基因的原生质体需________________,经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_,再进一步分化才能获得转Bar基因大豆植株。

16.美国化学家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从此,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红豆杉遭受了掠夺式的砍伐。为拯救红豆杉,同时获得紫杉醇,科研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原因是茎尖分生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诱导茎尖分生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叫________。利用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胚状体经人工薄膜包装后就可得到____________。

(2)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杉醇作为常见的细胞产物,抗癌效果显著,通常取自愈伤组织的______(细胞器)。 17..Hela细胞系是人工培养、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永生癌细胞系,在世界各地的相关实验室中为研究者提供了相同的研究对象。回答下列问题:

(1)Hela细胞源自一位美国妇女的宫颈癌细胞,目前实验室中为了进一步研究Hela细胞,需进行______(填“原代”或“传代”)培养,细胞体外培养所需营养物质有糖、氨基酸、无机盐等,通常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用胰蛋白酶,而不用胃蛋白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为研究葡萄糖饥饿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其它营养条件适宜,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培养Hela细胞24 h,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葡萄糖浓度(mmol·L-1) 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 0 56.16 1.0 36.30 1.5 25.00 2.0 16.44 该实验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设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与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内低浓度葡萄糖可______癌细

胞的增殖,为肿瘤的限食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3)Hela细胞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例如它帮助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人源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形成的单核细胞叫做____________,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8年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下图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食蟹猴的操作过程,请回答:

(1)2001年,美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胚胎细胞核移植猴。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过程①时,为提供成纤维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环境,应进行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过程③是利用___________法将成纤维细胞注入猴去核的MⅡ中期卵母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过程⑤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___________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5)上述实验的突破之处是使用了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在确定其作用时,研究人员用正常培养液培养融合细胞得到A组实验数据,用正常培养液培养向融合细胞中注入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的融合细胞得到B组实验数据。

下图中X为融合细胞数、Y为囊胚数、Z为内细胞团数。分析实验数据可知,Kd4d的mRNA的作用是既能提高__________________,又能提高__________________。

19.

高三生物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9h8t0l3j60zdc523xwm17c19373fh00gq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