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止点:腓肠肌的内、外两个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后面,比目鱼肌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
肌线和腓骨上部的后面。止于节结。
功能分析:近固定收缩时,该肌肌拉力线方向由前向后(对足来说),使足绕踝关节冠状轴屈,其中
腓肠肌使小腿绕膝关节冠状轴屈。远固定收缩,使小腿绕踝关节冠状轴屈,防止人体向前倾倒,以维持人体直立姿势。当膝关节屈至90o以上时,该肌仅有比目鱼肌能屈踝关节,腓肠肌已无屈踝能力。
第四节躯干和颅的结构与运动 学习目标
1、 掌握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主要形态特征和体表标志。 2、 掌握脊柱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3、 掌握完成脊柱运动所需肌肉的位置、形态、起止点和功能。 4、 掌握完成脊柱运动所需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练习方法。 5、 了解颅骨、躯干骨的组成与功能。 6、 了解脊柱的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7、 了解胸廓骨的连结和运动。 一、 躯干骨和颅骨的形态特征与体表标志 (一) 躯干骨
躯干骨是构成中轴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椎骨、肋骨和胸骨组成。 1、 椎骨
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尾椎组成。椎骨一般由1个椎体、1个椎弓、1个椎
孔和7个突起构成。
椎体呈圆柱形位于前部,内部为骨松质,表面为骨密质。
椎弓呈板状弓形位于椎体前面,由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连接椎体的部分,称椎弓跟,椎弓跟向后方放射的板状结构,称椎弓板。两个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2、 胸骨 3、 肋
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其中第一肋~第七肋与胸骨相连称真肋,第8~第10对不直接与胸
骨相连接称假肋,第11~第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第7肋最长。 (二) 颅骨 二、躯干骨和颅骨的连结与运动 (一)躯干骨的连接与运动 ①一般椎骨连结包括1、椎骨间的连结2、椎弓间的连结3、突起间的连结
A、 椎体间的连结。相邻椎体之间主要通过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连结而成。 三、躯干肌和头肌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分析 1、运动脊柱的主要肌群 ①胸锁乳突肌
功能分析:下固定收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其肌拉力方向有外上斜向内下,使头颈绕矢状轴
向同侧屈,并伴随头绕垂直轴向对侧旋转;两侧肌肉收缩,完成低头动作。上固定收缩时其肌拉力由下向上,是胸廓上提,辅助吸气。 注意:辅助吸气肌肉:胸锁乳突肌、肋间外肌 辅助呼气肌肉:膈肌、肋间内肌 膈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膈肌上有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裂孔,分别有食管裂孔、主动
脉和下腔静脉穿过。
第五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和应用
1、 原动肌: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或肌群。
2、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位于原动肌的对侧。
一个动作是否能准确、协调完成,不仅取决于原动肌的力量大小及神经对肌肉精确的调控能力,还
取决于对抗肌的力量与协调伸展能力。
3、 固定肌:当肌肉收缩时,其拉力可使该肌所附着的两骨发生相向运动。
4、 当原动肌对定点骨具有两种以上的作用时,为了有效的发挥其中一种作用,需要有其他肌肉抑
制另一种作用。
(三) 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1) 多关节肌的力量性“主动不足”:当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在收缩发力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充
分发挥作用后,对另一个关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 多关节肌的伸展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被拉长伸展时,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充分拉长后,在另一个关节就不能被充分拉长。 (四) 肌肉工作的性质 1、 动力性工作 (1) 向心工作:又称克制工作,表现为肌力距大于阻力距,环节朝着肌肉拉力方向运动,肌肉动点向定点靠拢。肌肉变短、变粗,触摸时较硬。 (2) 离心运动:又称退让工作,表现为肌力距小于阻力距,环节背向肌肉拉力方向运动,肌肉动点远离定点。肌肉变长、变细,触摸时较硬。 2、 静力性工作 (1) 支持工作:是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距,使相应环节保持静止姿势的工作。 (2) 加固工作:是指关节周围的肌肉共同持续收缩,以对抗关节由于外力牵拉作用可能产生分离的工作。 (3) 固定工作:是指关节运动轴两侧互相拮抗的肌肉共同收缩,其力量互相平衡,使受力作用的环节保持固定不动的工作。 引体向上动作上升阶段上肢各环节的动作分析 关节名称 肩胛骨 肩关节 肘关节 绕腕关节 掌指与指间关节 运动 后缩、下回旋 伸 屈 屈位 屈位 肌力距与外力距的关系 方向反,M肌>M外 方向反,M肌>M外 方向反,M肌>M外 伸,平衡 伸,平衡 原动肌 肩胛提肌中部、菱形肌、胸小肌 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前臂屈肌、伸腕肌群共同收缩 前臂屈指集群 工作条件 工作性质 近固定 向心工作 远固定 向心工作 远固定 向心工作 远固定 加固工作 远固定 支持工作 第八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包括胞体和胞突两部分。树突:接受信息胞体:处理信息轴突:
传出信息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轴突和长突起)及其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神经胶质细
胞对神经纤维起着营养和保护作用,此外,神经胶质细胞还可形成髓鞘,起着绝缘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植物神经节内脏调节内脏活动 (二)神经胶质细胞
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数量在神经元10倍以上,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一样具有突起,但其胞突不
分树突和轴突,不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其功能是对神经元发挥支持、保护、营养、绝缘和修复等作用。
大脑间脑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小脑神经系统脑干中脑脑桥延桥脊神经、躯体神经、运动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内脏神经、感觉神经二、神经系统的组成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一)灰质和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集中在一起,该部分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和长树突集中在一起,该部分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二)神经核和神经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在一起的灰团块,称为神经核。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团块,称为神经节。 (四)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轴突和长突起)及其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成束,称为纤维束或神经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集中成束并被结缔组织膜包裹,称为神经。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有两个梭形的膨大,位于上部的称为颈膨大,位于下部的称为腰骶膨大。脊神经有31对。脊髓的表面有6条纵贯全长的沟和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1对前外侧够,1对后外侧沟)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周围的碟形结构称灰质,灰质周围结构称白质。 1、灰质
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骨骼肌中的慢肌纤维。γ神经元支配梭内骨骼肌,调节肌张力。 二、脑
脑干在延髓腹面上部的正中裂两侧有一对纵行隆起,称为锥体。
脑干的内部结构包括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网状结构和上下行传导束。 脑桥核是大脑皮质运转信息传递到小脑的中继站。 中脑对调节骨骼肌张力和协调躯体运动有着重要作用。
脑干的功能:(1)传导功能、反射功能延髓内有调节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生命中枢”、网状结构的功能:维持大脑的醒觉状态,引起睡眠,调节肌张力。 小脑
功能:协调躯体运动、调节骨骼肌张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
丘脑:是各种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最后中继站,并可感知粗略的痛觉。
下丘脑位于丘脑的前下方,包括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中心。是大脑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视上核还参与调节人的昼夜节律。
上丘脑位于丘脑的后上方。松果体是上丘脑的主要结构,属于内分泌腺(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甲状旁腺、胸腺和性腺。此外,松果体和分布于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以及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大脑
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明显而恒定的沟: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岛叶。 大脑的内部结构
(1)大脑半球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大脑白质位于半球的深部,称为大脑髓质,埋藏在大脑白质中的灰质团块称为基底核。(1)大脑皮质:人体各种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由大量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皮质机能中枢是指具有特定管理功能的脑区,机体的运动、感觉和语言等各种功能活动在大脑皮质上均有相应的最高中枢进行控制。 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控制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 ○
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管理感觉。 ○
知识与应用:美国斯佩里教授证实“左右脑分工理论”人的左侧大脑半球与语言、意识、逻辑、数学分析等有关。右侧大脑半球则主要感知非语言信息、音乐、图形和时空概念。
(3) 大脑髓质:大脑的髓质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可分为连结纤维、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连和
纤维是指连接左、右大脑的纤维,胼胝体是主要的连合纤维;联络纤维是指连接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投射纤维是指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
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 一、 脑神经
12对脑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脑神经。 二、脊神经 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三、内脏神经 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包括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两种。 (一) 内脏运动神经 起着调节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分泌的作用,因其是控制和调节内脏的消化、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神经,
又称植物性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1、 交感神经
在人体处于应急状态时起主导作用,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瞳孔开大、消化器官
抑制等。 2、 副交感神经
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是对立的。 内脏运动伸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比较 结构与功能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