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5 6:01: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D汽车制造厂冲压车间从业人员易罹患的职业病为( )。 A.石棉肺 B.噪声性耳聋 C.电焊工尘肺 D.中暑 E.电光性眼炎

答案:B 解析:由案例中材料可知,D汽车制造厂冲压车间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所以该车间从业人员易急噪声性耳聋。

2.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载货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工程的可行性论证阶段,D汽车制造厂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B.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D.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报告 E.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申请

答案:D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故D汽车制造厂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控制评价效果报告。

3.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涂装车间属于微小气候,有关微小气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涂装车间封闭式车间人均新风量宜设计为20m3/h B.涂装车间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循环措施 C.涂装车间洁净室人均风量大于40m3/h D.涂装车间设计的夏季温度应为22~30℃ E.涂装工艺应全部实现自动化

答案:B解析:温度和风速并不是准确的对应关系,故A项错误。《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一2010)第6.1.5条规定,当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

..........................

!!!!!!!!!!!!!!!!

中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除上述有害气体及蒸气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由此可知人均通风量并不是固定数值,故C项错误。在该标准中,有关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条文已被删除,故D项错误。由材料中“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侵入。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可知,涂装车间并非自然通风,而属于机械通风,故B项正确。

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涂装生产工艺过程中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 A.高温物质 B.噪声 C.有毒液体 D.低温物质 E.气溶胶

答案:ABCE 解析:《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一一2009)中规定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具体参见该规范表1。本案例涉及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是指表1中的“物的因素”,其主要分为:(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结合材料分析可知,A、B、C、E项均属于涂装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5.车身涂装工艺中产生的有毒性的粉尘有( )。 A.PVC聚氯乙烯粉尘 B.碳酸钠粉尘

C.打磨产生的石英砂粉尘 D.丙烯酸树脂粉尘 E.苯乙烯粉尘

答案:ADE 解析:碳酸钠的主要特征是易溶于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CO2而生成NaHC03,并结成硬块。石英砂粉尘的主要危害是导致硅肺病这类职业病的发生。二者均不具有爆炸危险性,故B、C项错误。

..........................

!!!!!!!!!!!!!!!!

6.在涂装车间或其人口处的显著位置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包括( )。 A.当心中毒标志 B.当心弧光标志 C.禁止吸烟标志 D.禁止靠近标志 E.禁止明火标志

答案:ACE 解析:当心弧光标志应放置在焊接车间,故B项错误。涂装车间是可以进入的,故放置禁止靠近标志肯定是不合适的,故D项错误。涂装工艺使用的化学品具有毒性及可燃性,所以A、C、E项正确。

7.焊装车间应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包括( )。 A.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检测 B.定期对防尘防毒设备进行检查 C.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D.采用防爆电器 E.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答案:ABC 解析:由于涂装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高温物质、噪声、易燃液体和气溶胶等,故涂装车间应根据上述因素采取适当的职业卫生防治措施,D,E项属于该汽车制造厂的安全防治措施,范围较广,无针对性。

8.从事车身焊接作业的电焊工应配备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 B.安全帽 C.眼面防护具 D.阻燃防护服 E.帆布手套

答案:CD解析:《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规定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具体包括:(1)头部护具类如安全帽。(2)呼吸护具类。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由蛤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3)眼(面)护具类。焊接护目镜和面罩、防冲击眼护具。(4)防护服类。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5)防护鞋类。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电鞋和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6)防坠落护具类。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结合材料可知A、E项都不属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B项虽属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但从事车身焊接作业的电焊工无需配备。

..........................

!!!!!!!!!!!!!!!!

第三题

B印刷企业为重点防火单位,厂区占地面积23000m2,员工1200人,设有安全生产管理科并配备了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车间有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印刷企业厂区主要设施和设备有: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彩印、油墨调配、维修等车间;原料库、油墨库、化工库、废料库;变配电站、柴油发电机房、空气压缩机房、燃气锅炉房、消防监控室;5t桥式起重机8台、叉车15辆、电瓶车20辆及电瓶车充电室。

企业内10kV变配电站配置2台变压器;柴油发电机房有柴油发电机1台;在厂区西南角有柴油罐区1个,罐区内有供发电机使用的10t柴油储罐1座;空气压缩机房有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3台;锅炉房有蒸发量20t/h的燃气锅炉1台。

油墨调配车间用水性油墨、乙醇乙酯、丙酮、酒精等原料,为其他车间调配、提供不同的油墨。 维修车间有车床3台、钻床8台、铣床3台、电焊机6台、砂轮机3台及氧气瓶、乙炔气瓶等。 原料库储存纸500t;油墨库储存各类油墨30t;化工库储存稀料20t、丙酮5t、乙酸乙酯10t、酒精8t;废料库存放压块打包后的废纸25t。

2013年7月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中,发现废料库房存在坍塌危险。为确保安全,采取了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监测检查、控制人员进入等临时性措施,并制订了拆除重建方案,计划在年底前完成整改。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指出B印刷企业的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 答案:

1.B印刷企业的特种设备: (1)燃气锅炉1台。 (2)5t桥式起重机8台。 (3)叉车15辆。 (4)氧气瓶、乙炔瓶。 B印刷企业的特种作业: (1)电工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3)登高架设作业。 (4)制冷作业。

(5)企业场内机动车驾驶。 (6)起重机械作业。 (7)锅炉作业。

..........................

!!!!!!!!!!!!!!!!

(8)压力容器作业。 命题点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指出B印刷企业应取得的安全检测报告的类别。 答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B印刷企业应取得的安全检测报告的类别: (1)特种设备检测报告。 (2)起重设备检测报告。 (3)压力容器设备检测报告。 (4)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告。 (5)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报告。 命题点解析:

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安全检测报告的类别。由材料分析可知,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废料库房存在坍塌的危险,为确保安全产,该企业制订了拆徐重建方案,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以确保该项目顺利进行。其中安全现状评价是指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约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驴童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3.指出B印刷企业内必须使用防爆电器的场所。 答案:

B印刷企业内必须使用防爆电器的场所:原料库;化工库;油墨调配车间;废料库;柴油罐区;变配电站;

..........................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9r7e8rk323gzju6vsv034ka295j7z00cz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