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3)理解应力的有关概念及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理解工作应力、极限应力和许用应力的有关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其解决的三类问题;
(4)理解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纵向变形及胡克定律(两种形式)。 4.直梁变形
(1)理解弯曲变形的有关概念,了解简单梁的常见形式;
(2)掌握剪力和弯矩的有关概念、正负符号规定,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及计算内力的规律;
(3)理解梁的内力图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在集中力作用下、集中力偶作用下、均布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图规律,并运用规律画内力图;
(4)理解梁的正应力及分布规律,熟练掌握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及强度条件,理解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
(5)了解挠度的概念及最大挠度所在的位置、影响因素。
【土木工程测量】
1.概论
(1)了解施工测量的任务、内容和作用;
(2)理解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等概念,了解我国绝对高程基准面的确定;
(3)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4)掌握测量数据取舍原则。 2.水准测量
(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熟练掌握高差法和视线高法测高差;
(2)熟练掌握水准仪的构造及其各部件的作用,掌握水准尺的种类与读数方法,了解尺垫的作用;
(3)熟练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4)理解水准点的作用,了解水准路线的三种形式; (5)熟练掌握两种测站检核方法(两次仪高法和双面尺法); (6)熟练掌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施测方法、记录和内业计算; (7)了解水准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3.角度测量
(1)掌握水平角的含义及测量原理;
(2)熟练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步骤和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方法;
第 5 页 共 27 页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3)掌握竖直角的含义,了解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4)了解角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了解角度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4.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1)了解钢尺与皮尺的种类,了解丈量的辅助工具,掌握直线定线的方法; (2)掌握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及精度计算,了解倾斜地面水平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3)掌握坐标方位角及象限角的定义; (4)掌握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5)掌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方法。 5.地形图及其使用
(1)了解地形图的含义及其作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了解比例尺的形式、分类和精度,掌握比例尺精度的应用; (3)了解图廓、图名、图号和接图表的含义;
(4)掌握常见地形符号,掌握等高线、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等概念,了解典型地貌的等高线表示方法,掌握等高线的特性;
(5)熟练识读、应用地形图。 6.建筑场地测设的基本工作
(1)掌握已知水平角、已知水平距离测设方法,熟练掌握高程测设方法;
(2)掌握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7.建筑施工测量
(1)了解民用建筑施工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2)掌握建筑物位于原有建筑物平行和垂直位置上的测设方法; (3)熟练掌握基础施工中标高控制、楼层轴线和楼层标高测设方法; (4)了解龙门桩或龙门板的作用与设置。 8.全站仪测量
(1)了解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掌握点位平面坐标的表达方式;
(2)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构造及其各部件作用,掌握全站仪测量所需各种配件的使用; (3)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4)熟练掌握全站仪测量角度、距离和三维坐标的方法。
第 6 页 共 27 页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5)熟练掌握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
注:考试内容以考纲规定的内容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即:
《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科目参照《建筑制图与识图》,主编:陆叔华,2007年5月第2版。
《土木工程材料》科目参照《建筑材料》,主编:毕万利、周明月,2011年8月第2版。
《土木工程力学》科目参照《土木工程力学基础》,主编:王仁佃、李怡,2010年7月第1版。
《土木工程测量》科目参照《建筑测量》,主编:业衍璞,2004年12月第2版,以及《数字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技术》,主编:赵世平,2015年9月。
第 7 页 共 27 页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 技能操作(应会)
技能操作(应会)选择测量工为考试工种,设置“水准测量”和“全站仪坐标测量”两个考试项目,总分为150分,各占75分。
项目一 水准测量
根据已知点高程,利用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采用两次仪高法,按照“后-前-前-后”观测顺序,测定待测点高程。
1.考核目标
(1)综合考查考生的专业技能素养,包括仪器操作的规范性、记录的规范性及计算的准确性,兼顾时间效率。
(2)综合考查考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2.技能要求
(1)熟悉水准测量操作流程; (2)能规范操作水准仪;
(3)能正确观测、记录和计算(心算); (4)能进行两次仪高法测站检核; (5)会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 3.考试设备及工具
(1)考生所在学校自备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DS3及以上)和脚架;考生自带签字笔、铅笔、小刀。
(2)考场提供1对2m木制水准尺、记录板和记录表格,提供备用水准仪和脚架。 4.考试时间与组织
(1)考试时间:总共18分钟,其中 进场检录、准备4分钟,退场4分钟。正式考试时间10分钟,超过10分钟即终止考试。
(2)考试组织: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考生独立完成所有考核内容。考试时,水准尺由专用装置固定。
5.评分项目及总体要求 本项目满分75分。
(1)仪器操作及观测过程(35分):主要考核仪器操作及观测过程中的规范性。 (2)记录、计算与成果精度(25分):主要考核记录的工整、规范性,计算的准确性,以及成果精度。
(3)考核时间(15分):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完成时间快慢,分段按梯度计成绩。 (4)因超时终止考试的考生,按实际完成内容计成绩。
第 8 页 共 2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