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6、考核技术要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安置脚架 取仪器 仪器连接 仪器盖箱 仪器整平 粗瞄目标 调焦 技术要求 架设脚架时不能脚踢脚架;脚架高低与考生身高要协调;脚架张开角度安全、美观。 双手取出仪器。 仪器上架不得松手,直至拧紧连接螺旋后手才能松开。 仪器与三脚架连接好后,仪器箱盖好。 水准气泡完全在标准圆圈内;整平后,水准仪基座不能明显偏离三脚架架头中心。 正确进行目标粗瞄。 按照“先目镜调焦,后物镜调焦”;消除视差。 精确照准十字丝竖丝照准水准尺正中间。 目标 仪器操作及读数 观测过程 观测顺序 能正确读数。 按照“后-前-前-后”顺序观测。 仪器高度仪器高度改变必须超过10.0cm(含)。 变换 观测 不能出现单眼观测。 观测过程中,不能出现骑马式观测、脚架碰动、手扶脚架、重规范操作 复整平仪器等。 卸仪器前,先打开仪器箱;卸仪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仪器装仪器装箱 箱后,关箱、上扣。 将脚架收拢,松开各个螺旋,将伸长的脚架还原,再拧紧各螺收脚架 旋,扣好带子。 仪器、三脚架不能摔倒落地,不能坐仪器箱。 其它 注:仪器摔倒落地一次性扣20分,三脚架摔倒落地一次性扣10分,坐仪器箱等一次性扣5分。 使用铅笔记录;记录工整、规范,划改规范,不能使用橡皮擦,不能出现涂改、就字改字、刀片刮痕等。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高差较差以及平均高差记录、计记录规范算的占位“0”不能缺失;高差、高差较差、平均高差,应标注性 “±”号。 记录、计算与成果精度 高差、高差较差、平均高差、高程计算正确;平均高差计算取数据计算 整方法正确。 高差互差高差互差不能超过6 mm(含)。 精度 其它 不能在记录纸上做草稿演算。 T≤5分钟,时间得分为满分;5分钟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附件:
(1)记录表模版
水准测量
观测次数 测点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高差(m) 高差较差 (mm,第1次-第2次) 平均高差(m) 高程(m) 备注
已知 HA= 待求点 HB= 注:以下工作在学生考试结束后,由考评员计算完成。考生填写无效并将作扣分处理。
Δ= mm;Δ=第2次前视读数-第1次前视读数。
(2)记录样表
水准测量
观测次数 1 2 测点 A B A B 后视读数(m) 1.448 1.335 前视读数(m) 1.358 1.244 高差(m) 高差较差 (mm,第1次-第2次) 备注 平均高差(m) 高程(m) (有划改,需在此注明原因) +0.090 -1 +0.091
+0.090 已知 HA=500.000 待求点 HB=500.090 注:以下工作在学生考试结束后,由考评员计算完成。考生填写无效并将作扣分处理。
Δ= -114 mm;Δ=第2次前视读数-第1次前视读数。
第 10 页 共 27 页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项目二 全站仪坐标测量 现场标定三点,其中,第一个点为测站点,已知平面坐标,第二个点为后视点,给出测站点与后视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利用全站仪测定第三点(待测点)的平面坐标。
1.考核目标
(1)综合考查考生的专业技能素养,包括仪器操作和记录的规范性,兼顾时间效率;
(2)综合考查考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2.技能考核要求
(1)熟悉全站仪平面坐标测量操作流程; (2)能规范操作全站仪; (3)能熟练进行测站设置;
(4)能正确测出并记录待测点平面坐标。 3.考试设备及工具
(1)考生所在学校自备测角精度不低于2〃级(含)的全站仪、脚架;考生自带签字笔、铅笔、小刀。
(2)考场提供记录板、记录表格,以及后视点、待测点的脚架、带基座和觇牌的棱镜组(棱镜常数给定),以及备用的全站仪。
4.考试时间与组织
(1)考试时间:总共27分钟,其中 进场检录、准备5分钟,退场4分钟。正式考试时间9分钟,超过18分钟即终止考试。
(2)考试组织: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考生独立完成所有考核内容。考场地面设置测量对中标志。
5.评分项目及总体要求 本项目满分75分。
(1)仪器操作及观测过程(40分):主要考核仪器操作及观测过程中的规范性。 (2)记录与成果精度(20分):主要考核记录的工整、规范性,以及成果精度。 (3)考核时间(15分):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完成时间快慢,分段按梯度计成绩。
(4)因超时终止考试的考生,按实际完成内容计成绩。 6.考核技术要求
第 11 页 共 27 页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土木水利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安置脚架 取仪器 仪器连接 仪器盖箱 仪器整平 仪器对中 仪器相关参数设置 仪器操作粗瞄目标 及观测过调焦 程 照准目标 规范操作 数据清零 仪器装箱 收脚架 其它 数据记录 技术要求 测站点三脚架架设规范;架设脚架时不能脚踢脚架;脚架高低与考生身高要协调;脚架张开角度安全、美观。 双手取出仪器。 仪器上架不得松手,直至拧紧连接螺旋后手才能松开。 仪器与三脚架连接好后,仪器箱盖好。 符合整平要求。 仪器符合对中要求。对中整平后,仪器基座不能明显偏离三脚架架头中心; 仪器与三脚架架头大致平行。 能正确进行测距加、乘常数,测量模式、棱镜参数等设置。 正确进行目标粗瞄。 按照“先目镜调焦,后物镜调焦”,目标物清晰。 棱镜中心与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对齐。 观测过程中,不能出现骑马式观测、脚架碰动、手扶脚架、重复整平仪器等。 要求仪器装箱前对内存强制清零。 卸仪器前,先打开仪器箱,松开水平制动、竖直制动螺旋;卸仪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仪器装箱后,关箱、上扣。 将脚架收拢,松开各个螺旋,将伸长的脚架还原,再拧紧各螺旋,扣好带子。 仪器、三脚架不能摔倒落地,不能坐仪器箱。 注:仪器摔倒落地一次性扣20分,三脚架摔倒落地一次性扣10分,坐仪器箱等一次性扣5分。 使用铅笔记录;记录工整、规范,划改规范,不能使用橡皮擦,不能出现涂改、就字改字、刀片刮痕等。 记录规范性 X,Y记录占位“0”不能缺失。 记录与成记录完整性 记录无漏项。 果精度 平面精度: Δ=max(ΔX,ΔY)≤15mm, 观测精度 其中:ΔX=|X实测-X已知|,ΔY=|Y实测-Y已知|。 其它 时间 T(正式考试时间) 不能在记录纸上做草稿演算。 T≤9分钟,时间得分为满分;9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