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修饰词夸张,加以总结,同时对学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 2、巩固提升课
巩固提升课的核心在于《巩固检测单》的编写,依次单为载体,展开对知识技能的巩固提升。
编写原则:根据《课标》和《考纲》对于导读课所学知识技能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习题。以《巩固检测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检测巩固学生所学,并为拓展和提升留下空间。
编写要求:①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分层教学,整体推进,共同提高。②对重点知识技能多角度进行强化训练。③数量适中、难度适宜。二十分钟之内学生能完成。
备注:其它项目参照导读课。 (三)、学案的编写过程
备课模式:“单元规划,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不断优化、教学两案”。 1、备课组会
每周每学科定期召开一次备课组会,各年级各科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本学科全体组员参加会议(具体每学科备课组会的研讨时间和地点由每个备课组自己商定,然后上报教务处,任何人不得缺席,有关人员查岗时若不在按缺岗),半天时间,内容如下:
(1)、汇总上周学案使用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2)、就下下周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
(3)汇总下周学案,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自己所负责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提前一周进行集体研讨;
(4)、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学案电子稿交到教务处存档同时将学案草稿交年级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并印刷。教师根据学案备教案,并对学案进行个性修改。
2、教研会
每周一下午第三节,全校教师在固定的场所分别召开教研会,研究解决各备
5
课组出现的问题,并处理组内具体事务。
3、教案书写要求
根据学生、教师特点,任课教师对学案进行适当的难度调整和内容增减,体现以学案为核心的课堂调控预案,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及应对策略。课后要认真反思,内容应包括:
(1)、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最好怎样安排; (2)、若部分内容没有按预期完成准备怎样处理; (3)、本节课心得体会或感悟。 三、学案的使用原则:
对学生的要求:
1、是自学依据。所有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填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按学案思路深入思考,提出问题。每节课堂上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检查并做好记录。
2、是学习笔记。要及时思考并做好记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3、是积累本。学生应将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并对学习中遇到的东西进行反思积累。
对教师的要求:
1、上课前发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并组织检查学案,了解自学情况。 2、课堂教学时首先引入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教师精讲点评。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以练代讲、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四、几点建议:
1、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破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教师少讲唯恐学生不明白的观念,要敢于降低难度,不刻意追求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坚定不移的进行课堂改革,用自己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动起来,只要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最终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
2、学案是学生的笔记本和积累本,学生应当整理成册,妥善保存,老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自学后讨论,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整理总结的学习风气。任课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预习,会讨论、会质疑,尤其会展示,让学生有序参与课堂。年级要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落实。
3、要求教师连续讲解不超过3-5分钟,每节课必须有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每节课至少有5-10名学生回答或展示问题,每节课有掌声并表扬学生2-5次。进一步落实教师“三讲”:即讲重难点、课前建模或课后总结、引入知识和小结问题。“三评”:即评学生展示或有序参与、评易错易漏易混点、偶发讲评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不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不讲。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尽量让老师少讲,而不是让老师不讲,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当然 教学语言是一个教师的门面,是教师的基本功,想讲的好是要花很大的功夫的。语言的魅力来自于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得体的谈吐,旁征博引的洒脱,生动鲜活的气息,要从名言警句中汲取营养,从时代发展中提炼升华,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增添你的人格力量。
当然,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学案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各学科的教学要求,所教班级的学生现状,因材、因时进行学案编写和组织教学。
五、当前不能及时编写、印刷学案的解决方案
1、每位教师仔细领悟新课改下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提前整理搜集自己所需要的学案素材,为下学期大规模使用学案做好准备。
2、每周的教研会和备课组会照常召开,在没有学案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用学案和小组的模式进行集体备课,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新课改培训,为将来使用学案教学奠定群众基础。
3、每位老师按学案的原则和模式,对现有的教辅进行分析研讨,整理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预习、探究讨论和课堂达标所需要的预习题、思考题和练
7
习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上课流程
一、导读课:
激情导课,激发欲望(2分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几页到几页),完成导读评价单(20分钟)→二人小组互查互学(对答案、质疑、评价,5分钟)→组内展示,合作探究(小组长带领成员查资料、讲思路、解决二人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未解决问题交给课代表。10分钟)→班内展示(教师引导组间展示、实时点评、拓展拔高。5分钟)→归纳共性,布置作业(作业多为记忆整理共性问题答案和相关结论。3分钟)
注意事项:自主学习的实施——有时间、有方法、有组织、有交流、有反馈 (1)、自主学习要有时间的保证。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时间会有变化。 (2)、自主学习要体现学科特点,不同学科应有不同方法。
(3)、自主学习要有组织。老师要加强组织与管理。在该阶段,教师要巡视全班,通过观察、倾听的方式来了解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不参与学生讨论 。
(4)、自主学习之后要有交流。发现的问题要通过结对交流和小组交流初步矫正,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科长要通过口头或书面(问题反馈单)形式及时反馈给科任教师。重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具有个体性,则可以个别启发引导;若具有共性,则留在讲授阶段统一讲授,不能一人提问则全班大讲,打断学生思路。 (5)、教师课前把导读评价单发放给学生,学生借助此单,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成效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记忆、提取信息的能力。
(6)、学生通过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20分钟的结构化预习,学生自学后根据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对预设的目标进行思考,找出重点、难点、疑点。 二、巩固拓展课
分发巩固拓展单→完成巩固拓展单(20分钟)→二人小组互查互学(对答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