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理综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正确; B.Fe3O4是磁性物质,有磁性,故B正确;
C.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葡萄糖遇碘不变蓝,故D错误;故选D。
2.已知C8H11N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很多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苯环上有一个侧链,二个侧链和三个侧链的种数分别是 A. 5 9 6 C. 3 9 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含有1个侧链,则应该是-CH2CH2NH2、-CH(CH3)NH2、-NHCH2CH3、-N(CH3)2、-CH2NHCH3,共计5种;如果含有2个取代基,则可以是乙基和氨基或甲基和-NHCH3或甲基和-CH2NH2,其位置均邻间对三种,共计是9种;如果是3个取代基,则是2个甲基和1个氨基,其位置有6种,答案选A。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2.24L 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15 NA C. 加热条件下,1mol Fe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
页
1第
B. 5 6 6 D. 4 6 7
D. 0.1mol Na2O2与足量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Cl2溶于水发生反应H2O+Cl2
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 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2.24L O2混合,发生的反应有:2NO+O2==2NO2,2NO2
N2O4,所以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小于0.15 NA,B错误;C.加热条件下,
NA个
Fe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3价的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应生成
SO2分子,C错误;D.0.1mol 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
4.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的密性 C. C
2第
HCl+HClO,是一个可逆反应,0.1mol Cl2溶于水,转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里推注射器 通过观察液面差判断该装置的气B、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涤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C、 说明常温下Ksp(BaCO3) 【详解】A.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气密性,向里推注射器,试管中压强增大,如果气密性良好,导管内液面上升,否则,气密性不好,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选项A不选; 页 B. B D. D B.氢氧化镁和氯化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镁,能实现除杂目的,选项B不选; C.浓度商大于溶度积时产生沉淀,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碳酸钡的浓度商大于溶度积,所以产生沉淀,实际上Ksp(BaCO3)>Ksp(BaSO4),选项C选; D.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将得到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之前应该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防止乙醇干扰乙烯的检验,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5.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是地壳中除氧外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W与X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 Y、R、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Z>R>Y C. 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低 D. Y与W形成的化合物YW2的熔点高、硬度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R是C元素;X 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X是Na元素;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W是O元素,Z是S元素;Y是地壳中除氧外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Y是Si元素。A.O与Na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Na2O和Na2O2,它们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A正确;B.Si、C、S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S>C>Si,B正确;C.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所以O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S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高,C错误;D.SiO2是原子晶体,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点,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 6. 如图a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页 3第 图a 图b A.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eˉ+H+==MnOOH B. 利用干电池,高温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如图b,则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C. 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氯化锌和氯化铵,两者可以通过重结晶方法分离 D. 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碳粉和MnOOH,欲从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MnO2+eˉ+H+=MnOOH,A正确;B、根据装置图可知阴极水、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CO。阳极是氧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反应式为H2O+CO2 H2 +CO+O2,因此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错误;C、氯化锌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同,两者可以通过重结晶方法分离,C正确;D、在空气中加热时,碳粉、MnOOH可被氧化,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锰,所以欲从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7.室温下,用0.1 mol·Lˉ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 mol·Lˉ1 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页 4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