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
中小学美术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就是色相、明度、纯度。 3、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4、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5、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就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就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就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就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就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就是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的作者就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就是展子虔。
6、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7、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就是焦点透视法。
8、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提高与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9、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10、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简答题
1、 什么就是绘画?
绘画就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与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与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就是生活的反映,也就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 2、 什么就是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与谐等。
3、什么就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就是:延续与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与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什么就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就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就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就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5、什么就是素描?
素描一般就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
中小学美术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
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6、什么就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与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与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媒材与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7、什么就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与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就是形成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与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1)目标设计就是否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2)目标达成就是否在尝试与探究活动中生成。 (3)环节设计就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 (4)思维激发就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5)教师引领就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6)情感态度就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9、什么就是案例?
案例就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0、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1)学生本位意识。 (2)学生主体意识。 (3)学生个体意识。
11、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建设者
1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就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瞧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就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13、什么就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与“她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14、中国画的三大特点就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中小学美术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
4、散点透视。
1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就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
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就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
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 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6、您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就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
其次要做到:(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就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就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与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与活泼。
(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与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与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
(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三、辨别题。
1、美术就是精神创造的产品,就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正确。
由于美术本身就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就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与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审美观念与理想。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综合性学习就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就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正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就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就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她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 3、美术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 要点:片面。
美术教育就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就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就是学科本体,也就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就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与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就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