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案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龙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以一个纸杯、圆台形体等为设计元素进行重复的构成练习,形成起伏变化的
中国龙的形象。
3、学会应用剪刻、穿插、粘贴的方法;夸张变形龙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习龙的基本特征,学会应用立体构成造型。
三、教学难点: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器材、可拆装的龙造型一至两件、多种制作材料。 学生准备:
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查找有关龙的文化渊源和形象资料,为本课学习做好铺
垫。各种废弃物、纸杯、剪刀、裁纸刀、笔、胶等。 五、教学过程:
1、 播放音乐《龙的传人》,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龙的传人》。
师:龙的传人指的是谁呀?你、我、他吗?
生:自古就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师:那你们了解关于龙的一些知识吗?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条龙啊? 生:了解一些,想。
出示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2、课件展示图片:提问同学们知道那些与龙有关的活动吗?
比如:(1).以龙为道具的活动舞龙。(似因生似果,夜来满身大舞龙是中国极富民族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逢有大节日 ,大庆典,及出会巡游等,必有舞龙助庆。至于舞龙始自何时,已无可稽考。但上古时代,如遇水旱瘟疫,妖孽凶灾之时,舞龙祈雨的仪式风俗,是可以意想得到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便相信龙是风雨的主宰,有呼风唤雨的无边法力,故此逢旱便逢涝则求它开恩庇佑。 )(2).端午节时的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将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东周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投身于岳阳汩罗江),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
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3).龙风筝。
3、出示课件图片,讲解关于龙的舞龙、赛龙舟、龙风筝的一些知识。 4、让学生们了解龙的历史:龙的起源、龙的演变、龙的艺术、龙的造型。 (1)龙的起源: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又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注解: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
“龙”图腾的寓意:代表着神秘,强大,有威力有权利,富丽堂皇等??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吉祥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2)龙的演变:a.彩陶龙纹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他就是早期龙的造型。b.龙耳方壶,春秋战国时期,龙的造型简练,粗犷。c.应龙,汉画像石拓片,汉代龙的造型,简练,动感而有力量。d.龙云图,宋,卷本水墨,龙的造型更加完整,龙身更修长卷曲更自如,整体更加完美和清秀。e.清,北京妙应寺殿内藻井。龙的造型已经完全程式化,更追求美观和装饰性。
(3)龙的种类:夔龙、虬龙、蛟龙、应龙、蟠螭、鱼龙、烛龙。 (4)龙的造型:a.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明)b.玉龙(红山文化)c.古代龙袍(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龙是不能随随便便出现的,只能在皇帝专用的龙袍,宫殿等物品上看的到龙的形象(出示幻灯片)。)现代龙制服装。多媒体:你知道龙的形象在那些艺术形式上有应用?(提示:在第一节课上,你知道美术分为哪些种类?)
8、语:龙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出现,我们来看: 9、多媒体:龙与艺术
(4)语:既然我们要在课堂上动手做条龙,那么我们也要知道龙各个部分的特征,这样在制作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来看: 2、多媒体:龙的造型
3、语:大家首先来观察,龙的角、眼、身等部分和那些形象相似?给大家10秒钟时间。 4、语:好,谁来说一说?
5、语:好,大家也基本上把龙的特征说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看: 6、多媒体:龙的造型特点
龙的造型:龙眼,触须,躯干,龙尾,肘毛,头似驼,项似蛇,眼似鬼,角似鹿,耳似牛,鳞似鱼,爪似鹰,腹似蜃,掌似虎。(龙的九似)
立体构成的龙造型:展示相关的图片。 5、提问:龙的总体外部特征?
生:较大、较长、立体构成、起伏变化。三)立体构成的概念
1、语:刚才我们知道了龙的造型特点,下面就要着手做条龙,现在还要问大家,用你们的话说今天的课是什么类型的? 2、语:我知道,大家从小学开始就经常做手工,大家做过风铃、车等等很多种,从现在开始,我们就给这大家所谓的“手工”来命名——立体构成,以后大家就要说这个美术术语了,那么什么是立体构成呢? 3、多媒体:立体构成
4、语:好,明确了概念之后,我们就要动手实践了, 6、大家动手一起做条龙吧
具备材料:纸杯,卡纸,彩带,剪刀,粘胶等。 制作过程:用剪,折,粘等方法制作龙头,龙尾。
用穿,插,捆等方法把多个纸杯连成立体活动龙身。 用其它装饰材料对龙进行细致装饰。
7、整条龙分三个部分,即:1、龙头、2、龙身、3、龙尾。讲解制作龙头(重点讲解),龙身,龙尾的具体过程。
(1)龙头:a.用刻刀切下两个纸杯的底,并留好插接部分,长3厘米,宽1厘米,做成龙眼。把第二个杯子的杯口剪成锯齿状,在距杯子底边一至两厘米的位置切开1厘米的口,插入已做好的龙眼。
b.沿杯口剪下纸边,保留五分之一不剪,把纸边二分之一处剪开,向上弯折形成龙须,从杯口向杯底剪开长度三分之二的切口做成龙嘴。从已剪开的切口1厘米处向上剪并弯卷做成鼻孔。
c.取出第三个纸杯从杯底中间切成两等份,用剪刀剪掉底部,沿杯口剪成锯齿状做成龙角。
d.用做好的龙头造型,在后端剪开两个切口插入龙角。
e.在龙头部前端剪开两个切口插入龙嘴部。 f.完成龙头的全部制作。
(2)龙身:利用纸杯剪口,用插接的方法完成连接。课本上已画好制作图,按图操作就可以完成连接。
(3)龙尾:利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制作龙尾,并插入已剪好切口的纸杯,完成龙尾的制作。
。
读课本上的切割方法实例,要学会读图例,并且注意下面几个思考内容及注意事项: 5、多媒体:
1龙身、龙尾动态起伏——如何实现? 2龙身中轴线——纸杯的哪个部分可以提供? 3作品的重心——和龙的那个部分关系最大? 4小刀及剪刀的使用安全。
1、语:好,现在同学们可以动手实践了。 2、多媒体:龙的造型特点
背景音乐《龙子龙孙》
8、展示成型作品,并分组让学生实践,(启发引导,分组讨论,制作,创建分组竞争的课堂气氛。)老师巡回指导。
(1).通过欣赏,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创造,懂得创意是完成龙造型的精髓。(2).巧妙的利用材料,采用剪刻、粘贴、插接等办法小组合作完成。(3).解决出现的问题:a.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有秩序的完成工作,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b.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细心操作,注意安全。
9、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并评析学生作品的创新和特色。 语:好,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制作完成,现在我们来展示作品。 多媒体:学生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