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人教版生物选修1期末综合测评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22:40: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期末综合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微生物 生物学分类 代谢类型 适宜温度 主要用途 答案 B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8~25 ℃,可用于酿酒、发面等,A正确;醋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30~35 ℃,可用于酿醋,而参与酸奶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B错误;毛霉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5~18 ℃,可用于制作腐乳,C正确;乳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可用于制作泡菜,D正确。

2.以下关于微生物发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经常开盖放气 B.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制作果酒 C.醋酸杆菌利用线粒体供能进行果醋发酵 D.腐乳发酵后期密封处理利于毛霉繁殖 答案 B

解析 乳酸菌是厌氧菌,其产生的物质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不需开盖放气,A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酒精,B正确;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C错误;毛霉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A 酵母菌 真核生物 异养兼性 厌氧型 18~25 ℃ 酿酒、发面 B 醋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 需氧型 30~35 ℃ 酿醋、酸奶 C 毛霉 真核生物 异养 需氧型 15~18 ℃ 制作腐乳 D 乳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 厌氧型 室温 制作泡菜 异养需氧型,密封处理不利于毛霉繁殖,腐乳发酵后期利用的是毛霉等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酶,此时毛霉已死亡,D错误。

3.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答案 D

解析 酒精发酵过程中,开始时,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渐加快,后来保持相对稳定,最后由于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等原因,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渐减慢,A错误;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B错误;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S”型增长,C错误;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醋酸菌大量繁殖所致,D正确。

4.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答案 D

解析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B错误;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因而能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C错误;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D正确。

5.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列对这些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微生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答案 D

解析 发酵初期,乳酸菌数量增加较快,种内关系主要为种内互助,A正确;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与其他微生物争夺食物的竞争中取得优势,B正确;随发酵的进行,营养物质消耗、乳酸积累,乳酸菌的种内斗争趋于激烈,C正确;在发酵后期几乎都是乳酸菌,其他微生物的含量很少,而乳酸菌分泌的乳酸等物质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存,所以微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D错误。

6.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豆腐胚表面有毛霉、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应控制在15~18 ℃环境条件下 D.加入较多的香辛料和酒既能调味又能缩短腐乳成熟的时间 答案 D

解析 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内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从而改变豆腐的成分和口味,A正确;豆腐胚表面长有毛霉、青霉、曲霉等微生物,它们都利用豆腐内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因而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18 ℃,C正确;加入香辛料和酒能调味,杀菌防腐,酒精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D错误。

7.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多种化合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B.生活中许多发酵产品需要微生物,如酿醋需要的关键细菌是酵母菌 C.可利用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秸秆,并将其产物转化为乙醇 D.许多微生物也可导致人类患病 答案 B

解析 酿醋需要的关键细菌是醋酸菌,B错误。

8.下列是某种培养基的组成:蛋白胨10 g、乳糖5 g、蔗糖5 g、K2HPO4 2 g、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化学成分看,属于天然培养基 B.含有三类营养成分 C.适合于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D.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 答案 A

解析 由于蛋白胨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确定,所以从化学成分看,该培养基属于天然培养基,A正确;该培养基中包括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等微生物的营养物质,B错误;由于该培养基中含有机碳源,所以适合于培养异养型微生物,C错误;该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D错误。

9.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D.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C

解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又称活菌计数法,是通过一个细胞可繁殖成单个菌落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正确;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最后容易形成单菌落,B正确;鉴定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不是无氮培养基,而是有唯一氮源尿素的培养基,尿素分解菌分解尿素形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用酚红指示剂即可鉴定出,C错误;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正确。

10.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 C.培养基都必须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倒置平板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人教版生物选修1期末综合测评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bv90afq29y6ym8c7oz9pugm7qng700f1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