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人教版生物选修1期末综合测评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8:01: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B.红细胞洗涤使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黄色 C.利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对血红蛋白溶液透析12 h,可以去除小分子杂质

D.在凝胶色谱柱中加入蛋白质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

答案 A

解析 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A正确;红细胞洗涤时应该用生理盐水洗涤,不能用蒸馏水洗涤,B错误;将血红蛋白溶液通过透析进行粗分离时应该用磷酸缓冲液,不能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C错误;在凝胶色谱柱中加入蛋白质样品后要使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小心加入缓冲液到适当高度后才可连接缓冲液洗脱瓶进行洗脱,D错误。

20.下列关于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纯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DNA的粗提取和血红蛋白的粗提取原理相同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是提取DNA和血红蛋白的理想材料

C.DNA的粗提取和血红蛋白的粗提取过程中均采用渗透作用的原理破裂血细胞

D.血红蛋白只能采用凝胶色谱法纯化 答案 C

解析 DNA的粗提取利用的是DNA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血红蛋白的粗提取利用的是透析,A错误;猪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较少,是提取血红蛋白的理想材料,但不能用于提取DNA,B错误;DNA的粗提取和血红蛋白的粗提取过程中均采用渗透作用的原理破裂血细胞,C正确;蛋白质也可采用电泳、盐析等方法纯化,D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21.银杏酒以高粱和银杏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适合中老年人群饮用。请回答:

(1)在酿制银杏酒的过程中,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在酿制时,不需要对高粱、银杏叶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也能抑制杂菌生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成功的银杏酒(低度)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叶中的银杏黄酮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萃取时要求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时间________(填“短”或“长”)。采取以上措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2)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到抑制

(3)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的温度为30~35 ℃ 酶

C2H5OH+O2――→CH3COOH+H2O

(4)高 长 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溶解有效成分 解析 (1)酿酒时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2)在酿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使发酵液呈酸性,且处于无氧气的状态,在该环境中酵母菌可以生存,但是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适应该环境而受到抑制,因此不用对高粱、银杏叶进行严格消毒也能抑制杂菌生长。

(3)酒味消失而出现醋酸味,说明存在醋酸发酵,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夏季温度较高适合醋酸菌生长,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酸菌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和水。

(4)采用萃取法提取银杏黄酮时,萃取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溶解有效成分。

22.酸奶的保质期一般在10天左右,其中乳酸活菌数的含量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拟探究温度对酸奶中乳酸菌含量的影响,测得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含蛋白胨,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2)培养乳酸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pH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得的乳酸菌的菌落数比活菌实际数目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结果推测乳酸菌更适合贮藏在温度为________的环境,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高压蒸汽灭菌 (2)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到培养基中

(3)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7 ℃ 在此温度下,乳酸菌10 d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活菌数

解析 (1)培养基中蛋白胨的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营养。对培养基的灭菌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培养过程中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乳酸积累会引起培养基的pH下降。

(3)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培养基上只能形成一个菌落,所以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的菌落数比活菌实际数目低。

(4)由图中曲线可知,乳酸菌在7 ℃时比较适合贮藏,在此温度下,乳酸菌10 d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活菌数。

23.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左图为分离获取纤维素酶,并应用该酶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右图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得到的一个培养皿上菌落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把从这种环境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为便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右图培养皿中,纤维素分解菌分解能力最强的位于________部位。

(2)在相同时间内形成的四个菌落大小不同,透明圈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得到的糖液进行酒精发酵时,除控制好温度、pH外,还应控制好____________,否则就得不到酒精。

(4)有的同学认为:发酵罐中糖液的浓度越高,发酵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富含纤维素(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纤维素 选择 刚果红 c (2)菌体内所含的纤维素酶的量不同 纤维素酶的活性不同 (3)空气(氧气)的通入量(或通气状况)

(4)不正确 当发酵罐中糖液的浓度太高时,会导致酵母菌失水死亡 解析 (1)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此方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培养时间相同,但是菌落大小不一,说明这几种菌利用纤维素的能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体现在产生的酶的数量不同,还可以体现在产生的酶的数量基本相同,但是酶的活性不同。

(3)酒精发酵初期需要通入无菌空气,以使酵母菌大量繁殖;一段时间后需隔绝空气,以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还需要控制空气的通入量。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人教版生物选修1期末综合测评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bv90afq29y6ym8c7oz9pugm7qng700f18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