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变换不居的
24.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形势下,各学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这种做法
①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举措 ②能够丰富业余生活,有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③是现代社会中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途径
④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互相转化 D.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26.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
主要反映了
A.真理的具体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真理的客观性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未选、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 27.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国政府 A.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尽量安排就业
B.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C.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D.要加强监管,努力规范行业收入,建立促进社会和谐的利益分配格局
28.2009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
同时,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此举有利于
A.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刺激私家车消费向经济适用车型转变 B.企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C.国家贯彻落实公平税负的目的,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D.鼓励消费者节能降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 A.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度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B.国家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C.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70年不变 D.减少国家对中小企业进行直接投资
30. 部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某市进行实地视察,听取了该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并就百姓
关心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说明
5
A.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D.人大代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31.近期发生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事件致使多位官员纷纷“落马”,引发了中国政坛的“问责风暴”,这体现了
A.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我国建设责任型政府的理念
C.我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
D.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2. “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A.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B.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C.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D.有利于弘扬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3.几年前,一则关于消费观的故事在中国传为佳话:一位美国老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在天堂里见面,美国老太说,就快把房贷款还完了,中国老太说,就快把盖新房的钱攒齐了。现如今,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结局:美国老太赶上了次贷危机,没钱还贷款,房子被银行收回了。中国老太则庆幸没有贷款盖房,否则也成负资产了。这体现了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的苗头不仅出现,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为此国家出台了
《反垄断法》,明确了我国反垄断法基本法律框架,这为今后更好地执行法律奠定了基础。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过程
6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74 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5题8分,36题9分,共17分。
35.(8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行要好伴” 。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其合理性。
36.(9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武大”新传
⑴ 漫画中的媒体报道存在什么问题?(3分)
⑵ 针对以上现象,请你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6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1分,满分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7.(11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行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已是大势所趋。
辨题:打造阳光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的重要内容
38.(11分)青年学生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大有作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题17分,第40题18分,满分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7
39.(17分)材料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期强调,要大力弘扬特区精神,继续秉承“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的理念,为特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材料二:为进一步深化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汪洋指出,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点,着眼点是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减少机构和人员只是实现了“量”的改变,而职能的整合,才是“质”的转变,只有把质和量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要处理好大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他还表示,行政体制改革,除深圳外的其他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也可选择一个县(市、区)进行试点。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经济特区改革为什么要秉承“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的理念?(5分)
⑵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期广东省是如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12分)
40.(18分)
材料一:安徽小岗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情况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年份 1978年1979年1993年2003年2007年注:小岗村自1978年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以后,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 材
料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华西村居民人均收入比较(元)
年份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华西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内容 1978年 1987年 2007年 134 220 463 1200 4140 80000 注:江苏华西村基本形成?南有‘钱庄’——工业经济区、北有‘粮仓’—— 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区?的现代化格局。
材料三: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⑵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农民工就业应如何自谋出路?(4分)
⑶ 根据材料三,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8分)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