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不光是肝怒,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怒,这就是一个全息理论,千万不要把它划为哪归哪,所有中医理论讲的东西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家吵架,都会影响其他人,没有说是其他人没有动静的,所以说古人用一个气字,来表示这个全体,每一个毛孔,每一个毛发都在悲伤,而不仅是你的心悲,肺悲,这个是一个大的原则,这个原则大家不能很好的掌握,你看病疗病的利益不会很高。为什么用肺来说,因为肺最具备这个特点,有人解释“悲则不生气”,这个是对的,这个气指的是气机,悲则不能产生更多的气机来了,这个无气是对的,这个气不生也是对的,但这是现象,不是本质。有人说“悲生郁气”,悲愁,这个愁生郁气,悲不生郁气,这个有区别,悲是光在那儿悲伤,没有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愁是想解决而解决不了,这是愁。悲愁哭,各有各的特点,大家仔细去揣摩。有的说“气消,小也。”这是对的,“气消者,生气消失,悲气消也。”这样解释是对的,这就倒到根上了,生机起不来了,像一盏灯一样,生机起来,灯很亮,气很足,稍
微悲愁一下,气机马上就弱下来,灯就不亮了,这不是消吗?消不当消耗讲,消者,退也,当消退讲,悲则气消退,消字用的很讲究,消长嘛,消字跟长字相对应,消息,消是消退减弱,息是往上长,消长,退潮叫消,涨潮叫涨。消者,退也,减少,弱化,不当消耗讲。一个人一天不见,一点生机也没有了,人也萎靡了,这个悲就是萎靡了,为什么消退了?这个人活一口气,人的神旺了,则从肾中生出的生机自然就跟着起来了,人一悲愁,一悲观,生机马上就弱下去了,神统气,神旺则气旺,神弱则气弱,一悲伤,小苗就不长了,不长了精气就不从下面生出来了,气就弱了。就像我讲课,如果不跟大家去沟通,那大家的神一下就散了,消了,为什么会消呢,大家不愿意听了嘛,这个是倒到根子上了,然后才是气不升,不升则节制,升不到上面来,使气更少,这都是标象,不是本质,神一旺,这个灯一下就亮起来,神一弱,灯马上就暗下来,所以说中医讲究用神志治病的道理就在这里,这就是高手。为什么查出一个晚期癌症,晚期之前他怎么
活着的呢,为什么一知道得了癌症没几个月就死了,心神乱了,心神乱了百脉就完了,病邪进去了自然一下就死了,要是不知道得癌症,该干啥干啥,照样能活着,神不知而气不觉,可能再挺几年也没问题,也就是神志对气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人很高兴,说我喝水都长胖,那是他心情好,他喝水长胖,你看他哪天失业在家,父母给一定的压力,父母看不起,你看他喝水还长胖不长胖,我估计他吃肉都不香。
悲则气消,消当消退讲,不当消耗讲。如果说哭则气消,咱们可以理解,因为哭都是暂时的,没有人从早哭到晚,哭是一种宣泄,把气宣泄出去,身体就弱了,这个可以当消耗讲。悲绝对不当消耗讲,人一悲伤所有的气血流动都缓下来了,气往里收,所有的生机都呈现一种萎缩的状态,自然气消了,都弱化了,没有哪种神采奕奕的劲儿了,这表现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脏腑,并非只表现在某一处。为什么要反复唠叨这一块呢,就是大家在学中医的时候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这几段不仅仅涉及到一个文字的问题,
还涉及到一个对中医思维理解的问题,所以说多费些口舌吧。
下面是“在变动为咳”,这个就好说了,大家来说一下。先说一下什么叫“变动”,再说一下什么叫“咳”。还有肺气在不变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这个大家一对照就出来了。 大家说“气逆为咳”“开阖不顺畅则咳”“肺主肃降,变动为逆,故气逆上冲则咳”,这个基本都对了。当时给大家讲“肝在变动为握”,这个握不单是手可握,肝主生发,主伸展,以伸展为顺,以弓角反张,手脚缩在一起为逆,所有的弓角反张,聚在一起的,不顺畅的,都叫握。 在这里也这样, 肺以肃降为顺,所谓的变动,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逆,上逆作咳,古人一般都讲咳逆。开阖不顺畅则咳,气要开,开才能肃降,开不开就会往上泛,往上顶,内经所说的“肺气焦满”,这个很有意思,古人说话非常直接地去反应气机的状态,现代人不好理解,说肺中有火,火气刑金,木气刑金,这些用词都是间接用词,不如肺气焦满用词好。这个词用得特别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