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和“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都是液化现象,“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华现象.答案C.
2.《深圳商报》2004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B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
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它还能把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是指把多余的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故选B.
考点:太阳能的转化;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点评:照明时,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再转化成光能;不照明时,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在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3.下列表示四冲程汽油机压缩冲程的是
A. B. C. D.
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下列表示四冲程汽油机压缩冲程的是”可知,本题考查了对内燃机冲程的判断。四冲程汽油机分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要结合气门和活塞运动情况,根据四个冲程的工作特性进行判断。 【详解】
A.图中,两个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烧室空间缩小,是压缩冲程,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气门均关闭,火花塞放电,活塞向下运动,燃烧室空间扩大,是做功冲程,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一个气门关闭,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燃烧室空间缩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一个气门关闭,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燃烧室空间扩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4.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 A.热膨胀 D 【解析】 【详解】
A.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故A错误; B.摩擦生热中的“热”指的是内能,故B错误; C.天热极了中的“热”指的是温度高,故C错误; D.熔化吸热中的“热”是指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①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③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根据我们对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理解来作答。
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 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摩擦生热
C.天热极了
D.熔化吸热
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解析】 【详解】
A.同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和物体重力相等,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正确; C.静止的物体,若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等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D错误。 6.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A 【解析】 【详解】
A..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和大小,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7.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同种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所示,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则关于?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 D.?p甲一定等于?p乙 C 【解析】 【详解】
甲乙容器中液体密度相同,由于小球在甲容器中沉底,所以小球放入乙容器中会沉底,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变化量为ΔF甲=m排甲g=ρV球g,乙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力变化量为ΔF乙=m
?F甲?F乙,Δp乙=,排乙g=ρV球g,所以ΔF甲=ΔF乙,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甲=
S乙S甲由于S甲>S乙,所以Δp甲<Δp乙。
8.初三的小刚放学过马路,看见一位盲人因无法看见红绿灯的信号,通过马路十分为难。回到家 的小刚想通过已学过的电学知识设计一个带有铃声的交通信号灯电路图,要求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绿灯亮的同时电铃 1 响,红灯亮的同时电铃 2 响,下列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C 【解析】 【详解】
A. 电路为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会相互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 电路中S1控制红灯和电铃2支路,S2控制绿灯和电铃1支路,符合“绿灯亮的同时电铃 1 响,红灯亮的同时电铃 2 响”的要求,但各支路中的信号灯和电铃是串联的,会相互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 电路中S1控制红灯和电铃2支路,S2控制绿灯和电铃1支路,符合“绿灯亮的同时电铃 1 响,红灯亮的同时电铃 2 响”的要求,且各支路中的信号灯和电铃是并联的,不会相互影响。故C符合题意。 D. 电路中S1、S2都在干路上,当两开关同时闭合时,所有用电器全部同时工作;当断开任意一各开关是,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9.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 A.酱油 A 【解析】 【详解】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这个瓶子的容积是500cm3酒精、煤油、汽油的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酱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能装下500 g的酱油. 故选A。
10.小科傍晚放学回家,闭合电灯开关(如图所示),发现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灯泡两端的A、B接线柱,氖管均发光,那么故障的可能原因是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A.进户火线开路 B.进户零线开路 C.灯泡灯丝开路 D.灯泡灯丝短路 B 【解析】 【详解】
测电笔的笔尖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用测电笔测试灯座两接线柱,发现测电笔氖管发光,即灯泡的两端与火线和零线相连是好的,电流能从火线流向灯泡两端但灯泡却不亮,说明电流通过灯泡后不能流向零线,即零线断路,故ACD错误,B正确.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有磁场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 C.伽利略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