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耿
来源:《山东青年》2016年第11期
摘要:
“老有所养”既是劳动者在年老时的基本需求,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国农村人口数量超过9亿,农民养老问题更是一项艰巨任务。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农民养老保险意识薄弱,“养儿来养老”这种家庭式的养老模式依然是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养老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家庭养老的功能渐渐弱化。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局面,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新农保;问题;对策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我国一项新的惠农政策。其新主要体现在缴费模式上,过去实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由农民自己缴费,而新农保缴费主要由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纳三方面构成,这也是其最大的特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政府财政补贴。原先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是在政策上进行扶持,现在则是直接进行财政补贴。这也是新农保与传统农保在基金建立上的一个本质区别。
除此之外,在建立个人账户上,新农保参照先行的城镇职工保险模式,采取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这也是相区别与以建立农民个人账户为主的传统农村保险。在支付结构上,新农保采取的模式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国家财政保证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就说明在我国年满60周岁的农民都能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待遇。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2.1养老保险意识薄弱
社会保险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广大农村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养儿来养老”这种思想观念在农民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由国家给予补贴,共同承担风险的保险模式还不是完全了解与认可。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保险意识比更加薄弱,从我国农民商业保险的比例就可充分证明,农村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较为落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