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MATLAB在信号分解与合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46: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 matlab软件实现信号的合成与分解 (1)信号的合成

提示:matlab软件相关解释:

首先:清零,关闭所有的图片(clear,close all) 赋值 t=起始值:步距:终值;

分别建立一次、三次、五次、七次谐波函数y1=f(t);、 y3=f(t);、y5=f(t);、y7=f(t);

建立谐波合成函数; x1=y1; x2=y1+y3; x3=y1+y3+y5; x4=y1+y3+y5+y7; x5=y1+y3+y5+y7+y9; x6=y1+y3+y5+y7+y9+y11;

x7=y1+y3+y5+y7+y9+y11+y13;x8=y1+y3+y5+y7+y9+y11+y13+y15;

x9=y1+y3+y5+y7+y9+y11+y13+y15+y17; 设计程序: clear t=0:0.01:2*pi;

y=zeros(20,max(size(t))); x=zeros(size(t)); k=1;

for k=1:2:39; x=x+sin(k*t)/k; y((k+1)/2,:)=x; end;

figure(1),plot(t,y(1:19,:)),grid; line([0,pi+0.5],[pi/4,pi/4]); text(pi+0.5,pi/4,’pi/4’); halft=ceil(length(t)/2);

figure(2),mesh(t(1:halft),[1:20], y(:,1:halft)); 上面的程序中分别得到三幅图,图2,图3。

图2中为1-39次谐波合成逼近,在一个图格中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随着阶数的增加,图形逐步趋近与方波信号,但在方波信号的两端出现了明显的吉布斯现象。

图3为1-39次谐波合成逼近的三维图象,图中很形象的把随着阶数的增加,谐波合成波形走势的三维图形表示出来。

5 结语

从信号与系统在教学中的表现看,信号的种类繁多,既有连续信号,又有离散信号。有些信号结合函数能够容易地理解,而有些奇异信号不太容易掌握。此时借助MATLAB软件的图形绘制功能就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使用该教学方法我们不但完成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已经在我专业近几届学生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陶亮.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

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5):94—96.

[2]

于丽娜.Matlab软件在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应用叭南昌高

专学报,2006,66(6):90—92.

MATLAB在信号分解与合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isd762x89o8y39xxd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