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言文各特殊句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0 17:35: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2、设题方式:1)判断省略成份是否正确

2)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3)选出句式相同的项 4)通过翻译考查句式 判断句 一般句式 被动句 省略句 疑问句 句式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 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2、3、4、6、8、9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一、判 断 句 ?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②汝是大家子 ?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

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⑤臣本布衣。

? ⑥且相如素贱人。

?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 (6)无标志判断句。

?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

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知识迁移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 知识迁移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座位)。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 知识迁移

2.翻译下列句子

(1)义,人之本也。忠义是做人的根本。

(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 甚矣,汝之不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忌不自信。

汝之不惠,甚矣

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夫晋,有何厌

忌不信自

一、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 倒装类型: 1)、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一.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如:“甚矣,汝之不惠。” ? “美哉,我少年中国。” ? 不仁哉!梁惠王也 。

二、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语序。

?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 ⑥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 【4】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 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B)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D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 具告以事。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 ? ? ? ? ? ? ? ?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以”、“于”、“乎” 等。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①覆之以掌 《促织》

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④生乎吾前 (《师说》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 (3)格式:形十于十宾 ? ①长于臣(《鸿门宴》) ?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文各特殊句式 的文档
文言文各特殊句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aji43eh4b1xep036og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